...中医指用寒凉药物清除内热 clearing away heat 清热解毒 清热化痰...
...油桐子的副作用-油桐子中毒解救 (Alueritesfordii Hemsl) 【别名】桐子、桐油树子、高桐子、三年桐、虎子桐、罂子桐。 【功效】利尿消肿,祛风除湿。 【不良反应机制】油桐子有大毒,有毒成分为桐酸,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治本,需要调补脾胃、升阳散火才会治好。中医治疗热的手段不只是清热,还可以发散热邪。对于脾胃虚而有热的患者,如果用凉药来清热的话,就会加重脾胃的虚,这时一方面调补脾胃,一方面用温药来发散热邪,就不会损伤脾胃了。 患者还应注意,不要过食寒凉、...
...杜鹃的副作用-杜鹃中毒解救 (Cuculus Poliocephalus) 【别名】杜鹃花、红杜鹃、映山红、满山红、清明花。 【功效】祛痰止咳,平喘。 【不良反应机制】本品主要含棂木毒素,其能兴奋胆碱能神经,严重时抑制呼吸及心力衰竭。 【...
...清热止嗽茶,清热解表,宣肺止嗽。适用于外感风热,肺热咳嗽,恶心痰多,口渴咽干,大便干结等症。 甘菊花、炙枇杷叶、霜桑叶各6克,广皮、酒黄芩各3克,生地、焦枳壳各4.5克,鲜芦根2支。 将芦根切碎,与余药共为粗末,水煎,取汁。温饮,每日1剂...
...雷公藤副作用-雷公藤中毒解救 (Radix Tripterygii wilfordii) 【别名】红药、黄药、黄藤根、水莽草、菜虫草、防风各18g,水煎2次,合在一起,每4小时服1次,2次服完,连服2剂。 6)鲜凤尾草90g,塘螺60g,...
...方中生石膏、知母、地骨皮以清内热;浮小麦、糯稻根敛汗固表。五药合用,共奏清热固表之功。【摘录】《温病刍宫》...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石见穿又名石大川、月下红、乌沙草,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有清热利湿作用。说起此名的来由,相传有一采药老人,一天进深山采药,劳累时便坐在上大青石上休息,他发现石头上有许多小坑,星星点点,抬头一看,崖边长着一...
...全部消化;当摄入120%的食物时,脾胃只能消化100%的食物,剩下的20%未消化的食物就会化热,循经入肺上薰颜面导致实热型痤疮。这种痤疮的治疗是清热兼消导,会有很好的疗效。 但当脾胃功能不好时,假设是60%,这时如果摄入正常量100%的食物...
...秋水仙的副作用-秋水仙中毒解救 (Colchicum autumnale) 【别名】山慈菇。 【功效】清热解毒。 【不良反应机制】秋水仙中主要含秋水仙碱,其在人体内被氧化为有剧毒的氧化二秋水仙碱,能抑制呼吸中枢,通过对神经细胞的兴奋作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