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专书出现。但这些书后来大都散佚了。 “本草”一词最早见于《汉书·楼护传》。楼护是汉成帝时期(公元前32至公元前7年)的人,据《楼护传》记载,“护少随父为医长安,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汉成帝建初二年(公元前31年)即有了“本草...
...,平.主骨节热,胫重酸疼.久服令人身轻.一名飞轻.生川泽. 引用:《名医别录》飞廉 下载:《名医别录》chm电子书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神农本草经》飞廉 味苦平。主骨节热,胫重酸疼。久服,令人身轻。一名飞轻(已上四字,原本黑字)。生...
...清代医学家。字观泉,号杏轩。安徽歙县人。生活于干嘉(1736-1820年)间。少业儒术,长改习医,钻研方书,遂精医术。以医书浩繁难检阅,乃积数十年之力,上自《内经》,下至近代名医,综贯众说,编成《医述》十六卷(1826年)。书中辑历代医籍...
...小儿痞块积聚,消一切年深日久坚积,疗妇人石瘕症。荭草,气味咸、平。无毒。主治消渴、去热、散气、消积、止痛,消痞块最良(按∶荭草即蓼草)。──模板卷八《名医别录》荭草味咸,微寒,无毒.主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一名鸿 .如马蓼而大,生水傍...
...生涯的座右铭。陈实功改变了过去外科只重技巧而不深研医理的落后状况,在发展外科医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实功兴趣广泛,所阅书籍涵古代文化、哲学、理学等,古今前贤的著作以及历代名医的理论、病案等一类书籍,他更是勤学苦读,爱不释手。对于古代典籍,...
...10克,娑罗子10克,豨莶草12克,甘松9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14剂。茶饮方:西洋参(先下)8克,麦冬8克,五味子8克,炒山药12克,绿萼梅8克,夜交藤15克,焦三仙各12克,佛手9克。7剂,水煎代茶慢饮。药后精神转佳,胃...
...,谓之侧理也。今按别本注云∶此即石发也。色类似苔,而粗涩为异。且水苔性冷,陟厘甘温,明其陟厘与苔全异,池泽中石上名陟厘,浮水中者名苔尔。衍义曰∶陟厘,今人事治(音池)为苔脯堪啖,京城市中甚多。然治渴疾,仍须禁食盐。余方家亦罕用。 引用:《...
...书“博施济众”匾额嘉勉之,其匾即悬于丁氏诊室大厅正中,足以令蓬壁生辉。 张简斋(1880~1950年),民国时南京“首席名医”,中医界有“南张北施”之说,即南方的张简斋,北方的施今墨,俱为国手。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题“当世医宗”一匾赠与张简斋...
...(《别录》上品) 【校正】时珍曰︰宋《嘉》别出蚶条,今据郭璞说合并为一。 【释名】魁陆(《别录》)、蚶(一作者羹斗之名,蛤形肖之故也。蚶味甘,故从甘。案《岭表录异》云︰南人钧以其壳似瓦屋之垄,改为瓦屋、瓦垄也。广人重其肉,炙以荐酒,呼为天...
...海龙混淆品(2)——宝林海龙(Baoliahailong)[来源]海龙科(Syngnathidae)动物宝珈海龙Raupia boaja(Bleeker)的干燥体。[性状]狭长侧扁,全长23~27cm,中部高大于宽。头部长,与体轴成一直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