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有理由卓然昂首于世界医学之林_【中医宝典】

...被排除在秩序和理性之外。正是由于人们对“体”和“象”的认识价值的不同,从而决定了这两种科学在现实中学术地位上的不对等。 中医学属于象科学  西医学属于体科学 明白了科学的两个源流及其各自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脱胎于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的中医学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50.html

辽夏金元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加减方,重集于第10卷之末,等等。二、《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玄机原病式》,刘完素撰,一卷,刊于1186年。现主要版本有《刘河间伤寒三》本,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注释本等。该书十分重视运用五运六气,盛衰胜复等理论,分析阐发人体发病特点及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11.html

清代前中期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年(1694年)刊,本书可视为临床药物手册,亦为医学门径。主要取材于《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卷首为药性总义,统论药物性味,归经及炮制大要:卷一草部药191种,卷二木部药83种,卷三果部药31种,卷四谷菜部药40种,卷五金石水木部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11.html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活人总括》。七卷。宋·杨士瀛撰。作者以总括《伤寒论》、《伤寒类证活人》二的内容为主,结合杨氏对《伤寒论》一以及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心得编成此书,参附杨氏学术见解。卷一为活人证治赋;卷二伤寒总括;卷三伤寒证治;卷四-六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41.htm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简称《活人总括》。七卷。宋·杨士瀛撰。作者以总括《伤寒论》、《伤寒类证活人》二的内容为主,结合杨氏对《伤寒论》一以及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心得编成此书,参附杨氏学术见解。卷一为活人证治赋;卷二伤寒总括;卷三伤寒证治;卷四-六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9.htm

第二届国际中医男科学术大会在京召开_【中医宝典】

...本报讯(记者陆静 刘道安) 由中国性学会、国际中医男科学会、中国计划生育宣教中心和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国际中医男科学术大会暨中医男科医药现代化论坛,9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吴阶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657.html

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证候分类学方面,对隋以前病证详加记载,分门别类,使之系统化。中还介绍了腹部外科手术。如:肠吻合术、创面缝合术、血管结扎止血术等,反映了我国古代外科手术所达到的较高水平。 《诸病源候论》引录保存了我国古代许多珍贵医学资料,后世医家对此书甚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5.html

最早的医学文献—《难经》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穴;69~81难论针法。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59.html

刺络放血疗法交流学术_【中医宝典】

...本报讯(记者刘道安) 全国首届刺络放血疗法学术交流会日前召开,60多名刺络放血疗法学者参加研讨。刺络放血疗法是一种具有简、便、验、廉特点的传统民间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哮喘、丹毒、带状疱疹、面瘫、下肢静脉炎、乳痈,以及各种痛症。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672.html

明代医学_【中医宝典】

...宣扬程朱理学的《性理大全》等。官方的倡导、左右着学风。这种不利于学术争鸣的气氛,也引起学术界的不满。陈献章(1428~1500)出,开始向陆九渊的“心学”倾斜。王守仁(1472~1528)对程朱理学的批判,使陆王之学逐渐居于上风。 明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43.html

共找到150,1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