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张景岳言瘟疫_《松峰说疫》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景岳全书》各门中讲解俱极精详透辟,唯瘟疫□□□□然缘其将伤寒、瘟疫二症,搅作一团,未曾分晰。□□□□□□□□□□□□□□也。其瘟疫曰∶瘟疫本即伤寒,无非外邪之病,但染时气而病,无少长率相似者,是即瘟疫之谓云云。□□□□□□□□□□第...

http://qihuangzhishu.com/699/199.htm

瘟疫名义_《松峰说疫》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字,传以民皆疾解之,以其为病,延门阖户皆同,如徭役然。去彳而加 ,不过取其与疾字相关耳。是则瘟疫二字,乃串讲之辞,若曰瘟病之为疠疫,如是也,须知疫病所该甚广。瘟字原对疫字不过。瘟疫者,不过疫中之一症耳,始终感温热之疠气而发,故以瘟疫别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99/7.htm

大寒的由来_【二十四节气】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426.html

瘟疫门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腹 痛者,即死。其病势缓者,违岁月亦死。脉候太阳脉大,阳明脉弦长,少阳脉弦数,太阴脉弦细,少阴脉沉,厥阴脉微缓。脉阳濡弱阴弦紧,更遇温气,变为瘟疫。病瘟而脉洪大者,可。脉洪而数者,危。两寸浮大按之无力者,宜补。兼表大热而脉沉涩细小,足冷...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41-1.html

瘟疫附_《医效秘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瘟疫者,因伤寒之热未已,更感时行之气,而为瘟疫也。其症身热头疼,烦渴呕逆,或有汗,或无汗。皆由温热相合而成,宜寒凉解热为主。经曰、更遇温气,变为瘟疫。则知是再感温气而成瘟疫,更感温热而成温毒者也。何活人书混注冬温症下,而百病歌强以冬温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iaomichuan/815-4-8.html

瘟疫与傩文化_【中医宝典】

...瘟疫一词,最早见于晋·葛洪《抱朴子·微旨》,在讲授金丹至要时说:“经瘟疫则不畏,遇急难则隐形,此皆小事而不可不知。” 原始人类,因瘟疫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高死亡率等“集体屠杀性”的特征,我国先民们认定瘟疫的发生是鬼魅作祟所致。《汉旧仪》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393.html

大寒农谚_【二十四节气】

...  大寒农谚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春节)。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农历大寒节气期间极端最低温度分布图)。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432.html

古方新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著作。八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名《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方、风门、痹历节门、痿门等40类,共900余方。徐氏在各类方剂之首统病源,并于各方之下另写简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50.htm

古方新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著作。八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名《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方、风门、痹历节门、痿门等40类,共900余方。徐氏在各类方剂之首统病源,并于各方之下另写简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52.htm

吴又可达原饮不可以温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北方医者温病,恒用吴又可达原饮,此大谬也。吴氏谓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山东、浙江南北两道感者尤多,遂着《瘟疫论》一书。首载达原饮,为瘟疫初得之方,原非温病之方也。疫者,天地戾气,其中含有毒菌,遍境传染若役使然,故名为疫。因疫多病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24.html

共找到218,9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