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太阴互为中气,太阳少阴互为中气,以其相为表里,故其气互通也。取,求也。病生于本者,必求其本而治之。病生于标者,必求其标而治之。病生于中气者,必求中气而治之。或生于标、或生于本者,必或标或本而治之。取有标本,治有逆从。以寒治热,治真热也。...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良工之治病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粗工之治病,或治其虚,或治其实,有时而幸中,有时而不中。谬工之治病,实实虚虚,其误人之...
...徐洄溪先生《医学源流论》云∶治病必得立案。详其何脉何因何症,宜何法治。若是则方能用心,可杜肤泛。服剂之后,又当验其如何应效,最为医人真实工夫。予少因多病,弱冠便喜览方书。后缘老母年高,时有疾恙,益专心向学,尽心调治,渐有所得;因之家人上下...
...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经也”。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早已提出:“治病必求于本。”对于“本”的具体涵义,前人理解、表述并不一致。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认为“本于阴阳”;朱震亨《丹溪心法》认为“不离于阴阳二邪”;张介宾《景岳全书...
...古云欲知其假.先识其真.若欲治病.必先知未病为要.盖人之脏腑经络气血.原本饮食传导.皆有一定之理.营卫之循行.昼夜有常度.凭腰之上下.而分其清浊.七窍之中.在上受清阳之灌注.在下司浊阴之传导.呼吸应乎开阖.动静分乎阴阳.如脉以四至五至为常...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也是推拿治病的根本原则。 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质,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就推拿临床具体而言,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本;病变部位和症状表现部位,病变部位是本。如...
...流汁可进,大便可通。由是精神日旺,生意日盛。当此时也,自一气功师来沪,方夫以上宾之礼求之,以上宾之礼待之,遂为发功治病。首次行功甫毕,患者顿觉食管胃脘之间气机流动,逐次降入腹中。上脘得以宽舒,立可平卧。诚可谓手到病退,其技神矣。于是制订方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中医师人数也越来越少,中医治病的阵地逐渐被西医所取代,中医行医的业务范围能力规模逐渐萎缩,中医后继乏人的局面日益严重的显现出来,如果回头再想兴旺中医,就现在的章程,已经为时已晚,难上加难了。 按照西医的医疗标准,中医有其致命...
...帮助其制定最经济适宜、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方案最优化。 “小方治病”与电脑观舌法,对于简化中医症候量化因素、舌诊的现代化研究以及建立舌诊与用药的直接联系具有重要意义。小方治病将“舌”作为症候量化的关键因素,其他症状、体征等仅作为参考,...
...投井耳。若览之而悟者,亦仙药之一草也,吾何为哉!不御苦口,其危至矣,不俟脉诊而可知者也。” 抱朴子曰:“设有死罪,而人能救之者,必不为之吝劳辱而惮卑辞也,必获生生之功也。今杂猥道士之辈,不得金丹大法,必不得长生可知也。虽治病有起死之效,绝谷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