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病变的脏腑经络,然后再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部位和联系范围来选定,此即“循经取穴”。所以,针灸及推拿治疗必须依靠经络学说的指导。 2.经用药 药物的治疗也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使药达病所,发挥其疗效。古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某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4.html

经络汇编》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翟良 朝代:明·崇祯元年 年份:公元1628年 经络统序 原始 脏腑联系分合详说 脏腑联系分合详说 手太阴肺经(左右共二十二穴) 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共四十穴) 足阳明胃经(左右共九十穴) 足太阴脾经(左右共四十二穴) 手少阴心经(...

http://qihuangzhishu.com/911/index.htm

经络与疾病_【中医宝典】

...长期对针刺“得气”现象的观察,归纳和总结出手足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等循行分布与其属络脏腑的关系,以及症候群的规律性,创立了经络学说。大量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在一部分人体上针刺穴位时出现的经络感传现象与古代经络走行的分布基本一致。证明针刺出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58.html

杂病门_《轩岐救正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风自生.肾虚寒自生.义可见矣.顾安得以阴阳表里.经络脏腑.而岐视之乎.奈何学人不察.乃以外感内伤.分为两科.是将一人而为两身.则天地可不必交泰.水火可不必既济.人身气血便不必相根据附矣.于是专伤寒者昧于杂病.专杂病者昧于伤寒.一遇伤寒似杂...

http://qihuangzhishu.com/698/150.htm

杂病门_《轩岐救正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风自生.肾虚寒自生.义可见矣.顾安得以阴阳表里.经络脏腑.而岐视之乎.奈何学人不察.乃以外感内伤.分为两科.是将一人而为两身.则天地可不必交泰.水火可不必既济.人身气血便不必相根据附矣.于是专伤寒者昧于杂病.专杂病者昧于伤寒.一遇伤寒似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xuanqijiuzhenglun/698-16-1.html

火针治病原理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火针是从古代“九针”中的大针衍化而来。火针疗法的治病机理在于借“火”之力刺激穴位或局部,具有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活血通络、扶正祛邪以及以热引热、行气散毒的作用。 借火助阳 温通经络 火针疗法通过加热的针体,通过腧穴将火热直接导人人体,直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69.html

经络_《证治准绳·疡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身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治病不知经络,犹捕贼不知界,其能无诛伐无过之咎乎。况手足十二经络。有血气多少之分,如手少阳三焦、足少阴肾、太阴脾多气少血,手厥阴心包络、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多血少气,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多气多血,此其大较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zhizhunshengyangyi/570-5-4.html

血症有不必诊脉、有必须诊脉_《三指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瘟疫鼻衄,名曰外溃,毒从血减,不必止血,亦不必再议下。经络分明,见其症,即可以用其药也。稍重者呕血,即在胃腑矣。贮积日久,郁而上呕,多则盈盆盈碗,聚则成块成堆。或一月一呕,或间月一呕,或周年一呕。未呕之先,郁闷难安;已呕之后,神清气爽,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zhichan/786-6-7.html

经络系统的组成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经络系统与脏腑系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 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连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00.html

经候不调不通有因详证治病之法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当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李氏一,可谓调经之要。然偏而不全,予故补其未尽之旨。若方氏因详证,诚得统论调经大法。...

http://qihuangzhishu.com/670/92.htm

共找到204,1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