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外表,身体浅表部位。《素问·厥论》:“阳气起于足五指之……”②指表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不解,心下有水气……”“太阳病,下之微喘者,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③阴阳、内外、脏腑、经络等相互对应关系的一方。...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65.htm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内经》对于情志的分析更为精到,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的变化之所以能伤及内脏,《素问·举痛论》有明确的论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可见不良情绪能使脏腑气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98.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4)《黄帝内经》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不止。这是世界医学史对循环系统最早的正确认识。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筋肉、皮肤,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通道。《内经》非常强调经络学说的作用和地位,认为从医者必须通晓经络。经络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另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2.html

内经针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篇。主要从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内经》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0.html

《黄帝内经》27味中药释解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黄帝内经》中涉及药物不多,现结合古今研究予以解析如下。 1.醪醴 出自《素问·汤液醪醴论》(以下前已注明者不再标出)。醪为浊酒,醴为甜酒,均是古代含有酒成分的一种饮料,用以治疗疾病。为五谷酿成而未经蒸馏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216.html

如何对待《内经》的脉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与方法,《难经》虽有羽翼《内经》之称,又多处徵引《内经》,但亦不尽等同于《内经》(独诊寸口法为《难经》所创不计),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序中虽声言“撰用《素问》、《九卷》”,但亦有若干与《内经》不同处,故尔可能古代在脉法探索甚多,尽管《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7.html

内经》论四时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论述四时养生的重要篇章,意指要顺应四时阴阳气候变化而调神,此处的“神”是指广义之神,既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现象。 具体表现人们的日常活动、各种行为和精神情志等各方面。《素问·四气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3.html

内经方集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二卷。张骥撰。刊于1933年。卷上辑录《内经》(包括《素问遗篇》)中的13个方剂;卷下分方制、方宜、方禁三篇,首先引录《内经》中的有关原文,次集各家注文,末为作者按语。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08.htm

内经方集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二卷。张骥撰。刊于1933年。卷上辑录《内经》(包括《素问遗篇》)中的13个方剂;卷下分方制、方宜、方禁三篇,首先引录《内经》中的有关原文,次集各家注文,末为作者按语。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50.htm

内经方集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二卷。张骥撰。刊于1933年。卷上辑录《内经》(包括《素问遗篇》)中的13个方剂;卷下分方制、方宜、方禁三篇,首先引录《内经》中的有关原文,次集各家注文,末为作者按语。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06.htm

共找到310,2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