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_《本草从新》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通、祛湿热.甘淡而平.祛湿热以利筋骨,利小便以止泄泻.筋骨拘挛,杨梅疮毒.(杨梅疮古方不载、明正德间起于岭表、其多属阳明、厥阴、而兼及他经、盖相火寄于厥阴、肌肉属于阳明故也、医用轻粉劫剂、其性燥烈、入阳明、劫去痰涎从口齿出、疮即干愈、...

http://qihuangzhishu.com/634/206.htm

《岭南卫生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三卷。元僧人继洪辑(或有题为“宋·李璆、张致远原辑”者,系托名)。本书主要辑录宋、元时期医学著作中有关岭南地区(今广东等地)多发病瘴疟等的资料。搜罗其中有效方剂。还记述了“蛊毒”药毒及杨梅疮等病的疗法。原书已佚,现存有娄安道...

http://qihuangzhishu.com/191/863.htm

阴虚喉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系指由阴虚导致产生咽喉红肿疼痛,生斑长癣之病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认为:“喉癣症,凡阴虚劳损之人多有此病,其症则满喉生疮红痛,久不能愈,此实水亏虚火也。”本病乃由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阴液被灼所致。宜滋阴降火。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78.htm

《岭南卫生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三卷。元僧人继洪辑(或有题为“宋·李璆、张致远原辑”者,系托名)。本书主要辑录宋、元时期医学著作中有关岭南地区(今广东等地)多发病瘴疟等的资料。搜罗其中有效方剂。还记述了“蛊毒”药毒及杨梅疮等病的疗法。原书已佚,现存有娄安道...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94.htm

秦伯未_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之。也正因为秦氏临善析病机,故其立法处方无不紧扣病证。 二、擅于兼标本。 标本含有多义,这里的本乃指病因、病位,标指症状。尽管前人都强调审因论治,然秦氏从《内经》所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nbowei/503-2-2.html

诀微启人灵知_【中医宝典】

...关键词:《古医籍各家诀微》 书评 ——读江一平等主编《古医籍各家诀微》之后 《古医籍各家诀微》又名《古医籍图书诀微》,本书通过古代医籍文献,探讨各家的证的诀窍与微奥之处,使读者能在中医、针灸、各家学说诸方面有所受益与启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15.html

土茯苓(图)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土茯苓通,祛湿热,补脾胃甘淡而平。阳明(胃、大肠)主药,健脾胃,祛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除则筋骨利。利小便,止泻泄。筋骨拘挛,杨梅疮毒(杨梅疮,古方不载。明·正德间起于岭表,其多属阳明,厥阴而兼及他经。盖相火寄于厥阴、肌肉属于阳明故也...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tufuling.html

要略_《医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表里受重,而婴童难任。是故痘之法,在安表、和中、匀气、透肌、解表五者而已。安其表,使无干枯冰伏之患;和其中,使无便结泄泻之变;匀其气,使无壅盛喘满之过;透其肌,使热毒得以伸越而达表;解其毒,使内外有所分消。五者不失,则血热壅遏之,痘虽...

http://zhongyibaodian.com/yishu/472-25-3.html

张锡纯巧用山萸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别具一格,发挥甚多,疗效显著。笔者对张氏应用山萸肉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其应用特色归结如下。 脱从肝论治 张氏论述脱病机,独责之于肝。认为:“夫暴脱之证,其所脱者元气也。”“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故人虚极者,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522.html

《竹林女科》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腹痛 经来腰腹痛 经来小腹痛 经来未尽腹痛 经来潮热气痛 经来尽后作痛 经后腹痛 经来呕吐 经来饮食后即吐 经来浮肿 经来泄泻 经来常咳嗽 经来下白寸虫 经来吐虫 经来潮热不食 经来伤寒厥冷 经来狂言谵语 经前经后痢疾 热入血室 石瘕 ...

http://qihuangzhishu.com/687/index.htm

共找到184,3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