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丸由来_【中医宝典】

...相传康熙年间,上海有一富商叫雷云尚,对乡亲们和穷苦人总是慷慨接济。有一年江南大旱,他便叫伙计昼夜煮粥,赈济灾民。一天傍晚,一老翁上门求粥,不料雷家早已收粥。原来,雷云尚独子得了喉疾,无药可医,性命难保。即便如此,他仍将老翁请进门,送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646.html

麻黄由来_【中医宝典】

...有个挖药老人,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徒弟。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就看不起师傅了。有的时候,卖药钱也不交给师傅,自己偷偷花掉。师傅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 “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吧。” 徒弟倒满不在乎:“行啊!” 师傅不放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63.html

唱出中医药春天_【中医宝典】

...,大气磅礴,包容寰宇。 已经唱响了17年南中医大校歌,是1995年3月为迎接建校40周年而创作。歌词里既有传统中医药文化特色,如用了杏林、岐黄仁术这样富有专业元素典故;又有江苏南京地方文化特点,如用了钟山、扬子江这些地域人文标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11.html

宋国英:呕心沥血育杏林_【中医宝典】

...,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甘作中医药事业卫士,甘为人梯和铺路石。 ● 工作热情 一丝不苟 上世纪80年代初,宋国英在河北省卫生厅中医工作时,参与了中医学徒招收、中医师资选拔以及恢复河北中医学院筹建等工作。他不辞辛苦,不计假日,经常出差,不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33.html

杏林医海话养生_【中医宝典】

...□ 周祖贻 湖南中医药大学 养生学是中医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华夏祖先开始认识疾病,用中医药治疗疾病时,养生学就应运而生。如果追溯到有文字记载,大概从甲骨文时代起就已经产生了。甲骨文曾记载有疾首、疾腹、疾胸等胸腹一类疾病。据考证,这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715.html

中医别名有几多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唤杏林 这个名字起始,也与三国有关。有资料介绍,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附近百姓闻名求医,但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从此,人们便...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104.html

游卫华医生:杏林楷模_【中医宝典】

...新华网茂名8月18日电(陈梅 陈远) 茂名人一说起心脏介入治疗,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游卫华。而作为知识型管理者,游卫华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就将濒临绝境茂名市中医院起死回生,再现辉煌,更令人交口称赞。 2000年12月,游卫华放弃原先较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114.html

颂《若干意见》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若干意见》沐舂风, 化作甘露润杏林。 重铸岐黄千秋业, 中华医药显神功。 “六为一体”方向明, 以人为本是核心。 桔井甘甜捷报传, 继承弘扬再创新 注:《若干意见》为2009年5月出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655.html

素问名称由来_【黄帝内经】

...《素问》之名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他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迄今1700多年,《素问》之名未曾改变。为什么叫《素问》?林亿、高保衡等人“新校正”说:“所以名《素问》...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2.html

医学别名趣谈_【中医宝典】

...作为行医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后人称医生功绩为“悬壶济世”。 杏林  三国时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5株,轻者1株。数年后,蔚然成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86.html

共找到847,7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