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药物学家。《鄞县志》载为“四明人”。《古今医统》称其“雁门(今山西代县)人”。而《鄞县文献志》记有:“明正统间,三山郑络守宁,见《延祐志》因标云:陈藏器与日华子,俱四明人,志逸其名,今补之。”日华子,在诸家本草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各家用药...
...表达隐晦曲折。中药隐名,起源很早。唐代元和年间,西蜀有位叫梅彪的文人,撰《石药尔雅》“所集诸药隐名,以粟、黍、蕎、麦、豆为五牙”。(明·李如一《水南翰记》)不知道梅彪集药,何以隐名?也许是保密,也许是故弄玄虚。而明清一些江湖医生将中药隐名,“...
...释珍珠串详本·略本》、《亲传实践·老妇直接讲授甘露滴》等等。由他们的弟子辈们又写出了不少医著,使藏医学得到一些发展,这里值得提出的有后面两人培养的弟子藏堆玛贡布编写的《纪要》、《精要》;其再传弟子象雄的巴西绕沃(又名考洛杰布)的《佛陀总纲·...
...综合性医书。六卷。清·翟良撰于1659年。作者摘录《内经》之精要以及历代医学文献之精华予以分门整理而成此书。卷一医学要领大纳,着重阐述医理;卷二病症歌括;卷三通用方药;卷四-五对症方;卷六本草。为学医入门读物。现存多种清刻本。...
...综合性医书。六卷。清·翟良撰于1659年。作者摘录《内经》之精要以及历代医学文献之精华予以分门整理而成此书。卷一医学要领大纳,着重阐述医理;卷二病症歌括;卷三通用方药;卷四-五对症方;卷六本草。为学医入门读物。现存多种清刻本。...
...食省用,务啬劝分。 ”文仲知非政,故徒修备,不改政治。变复之家,见变辄归於政,不揆政之无非,见异惧惑,变易操行,以不宜改而变,只取灾焉! 何以言必当雩也?曰:《春秋》大雩,传家〔左丘明〕、公羊、谷梁无讥之文,当雩明矣。曾晰对孔子言其志曰:“...
...药物学著作。又名《群芳谱·药谱》。三卷。明·王象晋约撰于17世纪初。实为《二如亭群芳谱》之“利部”第3-5册。卷首载夏良心、董思白二篇序文《本草纲目》及张鼎思之“论药”、“本草源流”等论述。本书总收药物54种,附15种。每种药物皆记其别名...
...药物学著作。又名《群芳谱·药谱》。三卷。明·王象晋约撰于17世纪初。实为《二如亭群芳谱》之“利部”第3-5册。卷首载夏良心、董思白二篇序文《本草纲目》及张鼎思之“论药”、“本草源流”等论述。本书总收药物54种,附15种。每种药物皆记其别名...
...道教炼养类书名。宋·曾慥编纂。四十二卷,108篇。书名源于《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含有道术精要之意。书中举凡教旨、阴符、黄庭、太极、坐忘、容成、内德、玄纲、神景、周天、水火、坎离、铅汞、三元、四神、五戒、七返、八琼、...
...道教炼养类书名。宋·曾慥编纂。四十二卷,108篇。书名源于《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含有道术精要之意。书中举凡教旨、阴符、黄庭、太极、坐忘、容成、内德、玄纲、神景、周天、水火、坎离、铅汞、三元、四神、五戒、七返、八琼、...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