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可调节人体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全新“人造胰腺”系统在美国测试成功,安装这套系统的11名糖尿病患者在24小时内血糖值始终保持了正常状态。 4月1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刊登学术报告说,与先前人造胰腺相比,全新人造胰腺不仅可控制高...
...科学家近日发现,良好的教育可能使某些具有暴力倾向基因的人举止恰当。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19日报道,美国全国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协会的斯蒂芬·索米在伦敦举行的基因与暴力研究大会上说,研究人员通过对恒河猴的实验发现,具有暴力倾向基因的猴子...
...克雅氏症以及绵羊瘙痒症等病症的普里昂蛋白中不含有基因物质,并认为这可能是导致生命机体无法对其产生免疫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科学家在治疗中尝试使用一种名为“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的人造基因物质,而此前研究已经证实这种物质可以有效...
...先天性食道闭锁是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较为少见,男多于女。如不及时诊断,可延误手术时机。 在胚胎发育的时候,形成食道的原肠前部上皮增生,成为一个实心的管,然后再出现空泡,融合成一空心的管道,以便以后食物通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空泡...
...还发现乳铁蛋白可诱导一种细胞系产生α干扰素,并抑制EV71诱导的白介素6(IL-6)产生,可保护小鼠,使其能经受致死性EV71的攻击。 RNA干扰技术 新加坡的Sim等报告(Virology, 2005, 341: 72),用一种针对EV...
...渔民们把这种夜视能力归功于他们在上船之前抽了几个小时的混合麻醉品。科学家由此推测,大麻除了有镇痛作用之外,还可能有其他医用价值。 一个由美国、西班牙和摩洛哥3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让3名以前有过吸食麻醉品经历的摩洛哥...
...新加坡基因学院的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一种可以检测出病人是否感染非典的电子芯片。 据新加坡亚洲新闻电视频道报道,这种芯片的大小与普通硬币相当,它可以通过病人的唾液或鼻涕快速判断病人是否感染非典病毒。 新加坡基因学院的科研人员说,流感、登革热等...
...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是可能的;紧接着,日本庆应大学科学家又宣布,成功用实验鼠的iPS细胞培育出鼠角膜上皮细胞。 2009年3月伊始,iPS细胞研究相继迎来两项重大突破。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不借助病毒、安全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方法;...
...林德维尔教授利用从流产胎儿体内提取的干细胞进行研究后发现,用干细胞取代患者大脑中丧失的脑细胞,可使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他表示,这一治疗方案离临床应用还有很大距离。 林德维尔教授说,研究表明,老鼠中风后,其大脑可产生一种新的细胞,...
...报道了这一发现。 科学家怀疑某些患者耳聋的原因可能是TRPA1基因发生了突变。他们相信如果用正常基因替代突变基因,患者会恢复听力,并且重建内耳的平衡功能。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在5~10年内发展针对耳聋的基因疗法。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