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减敏疗法_《免疫与健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如何使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再发病或发病减轻是患者及其家属关注的问题,也是医务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由于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免疫机理的深入了解,使用免疫方法对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成为可能。免疫治疗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特异性免疫治疗是针对已经找到引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mianyiyujiankang/973-5-8.html

小儿支气管哮喘诊疗技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气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和凌晨发作。 辨证论治 1.发作期 (1)寒饮停肺证 [证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74.html

预防哮喘_【中医宝典】

...方药:蛤蚧2对,紫河车300克,地龙200克,五味子100克(小孩视年龄酌减)。上药研细末,装入空胶囊,分成30份,于每年9月1日起服,1月内服完(1份药可分上下午2次服)。 主治:预防咳喘病(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复发,发作期用之亦可缓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137.html

支气管哮喘_《手穴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概述】支气管哮喘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更长时间,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局部地区调查发现发病率高达5.29%。可发生于任何...

http://qihuangzhishu.com/136/156.htm

针刺配隔物灸治支气管哮喘_【中医宝典】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证”范畴,《芥子等药做成药饼,艾灸于所选穴位30分钟左右。 咳喘多属素体偏虚而外邪入侵所致,采用隔物灸治疗能温阳利气,祛湿除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进而达到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功效。(胡文颖 鄢燕)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988.html

支气管炎食疗方-百合杏仁粥_中医食疗内科食疗_【中医宝典】

...支气管炎食疗方-百合杏仁粥 〖 来 源 〗: 民间经验。 〖 原 料 〗: 鲜百合50克 杏仁10克 粳米50克 白糖适量 〖 制 作 〗: 将杏仁去皮、尖,打碎,同鲜百合、粳米共煮为稀粥。 〖 用 法 〗: 加白糖适量温服。 〖 功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092.html

少阴证虚喘(支气管哮喘)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生姜30克 炙甘草15克 上肉桂10克(冲服) 砂仁12克 白术12克 四剂【诊】服上方后哮喘减。原方加茯苓,以增强利水、渗湿、化痰之效。续服五剂。【三诊】哮喘明显减轻。其后又继续服上月余,以巩固疗效。1979年6月追访:患者病愈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43-0.html

春季哮喘如何防_【中医宝典】

...螨虫等)的分泌物及其皮屑,以及屋尘等也可进入呼吸道,诱发支气管哮喘。故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春季应避免到郊外、花园等处,以免接触花粉;最好湿式打扫室内卫生,以免吸入上述动物的分泌物、皮屑和屋尘等。 、避免食入性过敏原:除吸入过敏原外,支气管哮喘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654.html

哮喘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哮喘_查疾病_【疾病大全】

...西医治疗 一、消除病因。 应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和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控制急性发作。 哮喘发作时应兼顾解痉、抗炎、去除气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一般可单用或联用下列药物。 (一)拟肾上腺素...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XiaoChuan266003.htm

支气管哮喘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近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据调查表明,我国哮喘的患病率成人为2%,儿童为5%左右。约半数以上在12岁前起病,50%的病人可在发育期前后缓解或中止,20%的病人有家族史。传统的观点认为病人接触或吸入各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047/101.htm

共找到271,9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