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支气管哮喘_【中医宝典】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最容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因此,在发作得到控制后的间歇期宜采取积极措施,以达到减轻和减少再发作的机会,可采用下列几种措施来预防发作: (1)避免接触过敏原,找出诱发因素:要详细了解患儿每次发病的诱发因素及发病情况,注意预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943.html

支气管哮喘有哪几种临床类型_【中医宝典】

...支气管哮喘根据病情轻重、发作程度及病因不同分成各种类型。 1.根据诱发哮喘的病因,临床上将哮喘分为过敏性哮喘(或称外源性哮喘)、感染性哮喘(或称内源性哮喘)、运动性哮喘、药物性哮喘和混合性哮喘。 2.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分为轻度哮喘、中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7987.html

抗组胺药物防治哮喘的研究进展_【中医宝典】

...药物防治哮喘的作用 抗组胺药物防治哮喘的机制 支气管扩张作用 对轻度哮喘,无论在缓解期还是发作期,不管联合用药或单独用药,抗组胺药物都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表现为1秒钟用力肺活量(FEV1)和呼气流量峰值(PEF)的增高。但在中、重度哮喘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016.html

科学合理诊治阿司匹林性哮喘_【中医宝典】

...主要有三种类型:哮喘基础型、发作型和鼻炎基础型。哮喘基础型患者在首次AIA发作之前就已有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时,哮喘也常有发作,但每次使用阿司匹林后,哮喘必发作且症状明显加重。哮喘发作型患者原无哮喘病史,哮喘的第一次发作系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605.html

激素抵抗型哮喘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激素抵抗型哮喘_查疾病_【疾病大全】

...5)停用β2受体激动剂。 (6)重度哮喘经严格治疗至少6个月还须排除静止状态下其肺功能本身的异常。 2.排除导致激素抵抗的某些因素 (1)患者为GSA但反应欠佳者:如用药依从性差、激素剂量不足或用药时间短、给药装置质量不佳、未能终止对致病...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JiSuDiKangXingXiaoChuan260265.htm

支气管中心性肉芽肿病_支气管中心性肉芽肿病症状、治疗和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支气管中心性肉芽肿病(bronchcentric granulomatosis,BG)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患者可分为伴有哮喘者和不伴有哮喘者。BG的病因在伴有哮喘患者中可能与寄生在支气管的某些曲霉菌产生免疫反应有关,无哮喘患者可能与吸入...

http://jb39.com/jibing/ZhiQiGuanZhongXinXingRouYaZhongBing260287.htm

支气管哮喘_【中医宝典】

...支气管哮喘为一种常见而发作性的肺部过敏性疾病,简称“哮喘”。起病有缓急的不同,病程有长短的不一,好发于秋冬两季。鼻痒,喷嚏,流涕,咳嗽,胸闷往往是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可自行缓解。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咳嗽,多痰,喘息,哮鸣,或呼吸困难,额前冷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815.html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_儿科呼吸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呼吸困难;发作缓慢,而非骤然发作或突然停止,病程持续1周左右;随年龄增长,喘息发作次数逐渐减少,但仍有10%左右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日后转变为支气管哮喘。 (三)气道异物 也可出现持久的哮喘样呼吸困难,但因异物阻塞多在气管或大支气管,主要表现以吸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2068.html

哮喘药——氨哮素_【中医宝典】

...「药品名称」氨哮素、克仑特罗、氨双氯喘。 「药理作用」扩张支气管,降低气道阻力,平喘作用强而持久。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是沙丁胺醇的100倍。 「副作用」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心悸、手指颤动、头晕。在用药过程中可自行缓解。 「适应症」支气管哮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4184.html

支气管哮喘_《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好比是治“标”,而吸入皮质激素或色甘酸钠则是治“本”。至今在治疗哮喘方面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对于一些其他疗法,如中医治疗、穴位敷贴疗法、脱敏疗法和针灸疗法等因其长期疗效还不很理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哮喘患者千万不要轻信有关...

http://qihuangzhishu.com/1047/101.htm

共找到119,6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