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好、中枢镇静及心服毒副作用小,而且具有抗炎作用,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抗组胶药物在哮喘防治中的作用。 1 抗组胶药物的药理学作用 H1受体阻滞药 抗组胺药物作为H1受体阻滞药,其拮抗组胺的作用是公认的。在低浓度下,抗组胺药物与H1受体可逆性...
...药物配合不当,亦可引起不良反应。据报道,同时使用7~8种药物的病人,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左右,而同时用药超过11种以上者则不良反应的发生数将会增加3倍。如含水合型鞣质的诃子、五倍子、地榆等不宜与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的红霉素、利福平、氯丙嗪等...
...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多发生在处方药,但有时也会出现在非处方药中,最常见的有阿司匹林、抗酸剂及抗凝药。药物相互作用的危险性取决于用药的种类、数量及剂量。许多作用是在药物研制过程中发现的,医护人员有医药知识可减少相互作用危害的发生,一些参考书...
...,但过量时可产生低血压、休克、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阻滞、窦房阻滞或心脏停顿。如发生严重反应,应即中止给药;如有搐搦,可用超短作用的巴比妥盐,如硫贲妥钠0.1~0.2g或安定10mg静注。7.药物相互作用 利多卡因与普鲁卡因酰胺间或利多卡因与...
...一、抗心律失常的基本电生理作用药物的基本电生理作用是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通过改变离子流而改变细胞是电生理特性,针对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可将药物的基本电生理作用概括如下:(一)降低自律性药物抑制快反应细胞4相Na+内流或抑制慢反应细胞...
...未再发生类似现象,显然与该批号药物的质量有关。 中药品种存在混杂现象 中药的同名现象严重,加之不同地区用药习惯不同以及以假充真等都容易造成不良反应。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医药界对中草药引起的肾脏损害已有所重视,如历代本草所载“龙胆泻肝...
...本报讯 日前,由七大制药巨头组成名为“严重不良事件国际联盟”的非赢利组织,将联合开发能够预测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基因检测方法。 该联盟主席Arthur Holden称,其工作重点是鉴定并验证那些可用来预测与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相关的DNA...
...近年来,虽然抗心力衰竭(HF)药物的研发遇到了困难,但基础科学方面的进展明显扩展了心力衰竭治疗的可能靶标范围,特别是关键的细胞内信号途径的靶标已经成为开发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一个重要且有希望的新途径。澳大利亚墨尔本阿尔佛雷德医院的心脏病专家...
...疱疹病毒引起;或真菌性的,如手、足癣,湿热环境下是很常见的,或是寄生虫感染,如疥疮,由疥螨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 所以,应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择抗细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抗寄生虫药等。当发生浅表皮肤细菌感染时,可首选外用抗菌药物。...
...递质是乙酰胆碱,效应器上的受体即为毒蕈碱受体(简称“M受体”)。目前已确定5种M受体亚型(M1、M2、M3、M4和M5),其中, M1、M2和M3这3种受体存在于人的肺组织中。 现有的抗胆碱能药物包括异丙托溴铵、氧托溴铵和噻托溴铵,系通过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