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由于西医传播,中西医接触日益增多,一些医家试图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两种医学的长短异同,以求正确对待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早期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的医学家有王学权、王孟英、陈定泰、罗定昌、合信等。陈定泰(约19世纪)在他所著《医谈传真》...
...早在我国西汉时著名文学家司马迁在其所著《史记》中,就有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记。 到唐代时医史学家甘伯宗集唐以前历代医学家120人的传记为《名医传》,全书7卷,书中有传有赞而且有图,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史人物传记专书。惜此书早已亡佚,但其内容...
...发展。 畲靖指出,天津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天津以合理调整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资源为切入点,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为核心,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为主线,以培养临床优秀人才为重点,切实做好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取得...
...医学百科全书》药物学和钩藤饮的研究方法和途经,取得了研究经验。 参加创建我国卫生系统第一个植物化学研究室 傅丰永参加创建了我国卫生系统的第一个植物化学研究室,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植化室,他和姜达衢教授是植化室的老主任。多年来他积极引导...
...、胆囊结石是临床外科常见的疾病,国内学者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仅就胆囊炎、胆囊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作者的经验与体会。 胆囊结石的“碎排溶切取”治疗体系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
...中西医也。” 说到底,这是中医如何参与卫生行政的问题。在经过一系列抗争之后,政府在政治层面上已经不能把中医排斥在卫生行政之外了。但中西医又确实存在诸多观念差异,在技术层面上,两者能否在卫生行政中“汇通”?这不再是单纯的学术趣向,而是涉及到卫生...
...、法官及中外医生参加,并摄影、出版纪念专辑。中国解剖学揭开了新的一页。四、近代中国解剖学研究的主要成就(1)大体解剖学:本世纪初,大体解剖在西方已相当完备,而在我国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国人的解剖研究还很缺乏。1910年,Merrins...
...从最初陈定泰、朱沛文等汇通医家的个人研求,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出现结社、集会和创刊办报,中医在形式上走向近代化。这种变化,使中医在抗争政府卫生行政歧视时有了充分的力量。 在论争和抗争中走向组织化 清末准备实行立宪时,初步开放了结社、...
...清末时期的医学教育我国近代西医学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晚清时期:(1840~1911)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这一时期处于满清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同时帝国主义以医药作为侵略工具,将西方医药学知识传入我国,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重视调动和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即调节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作用,其中尤着重调动积极的心理、情志在防治疾病的作用。在中西医结合的肿瘤治疗中,应从整体出发,综合各种手段,形成治疗的系统工程。 40多年来我国运用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