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基因ifit1的功能,首先将ifit1从穿梭表达克隆转入真核表达克隆,然后转导进入jurkat细胞系,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再用cd3和cd28刺激单克隆,检测膜分子的表达、细胞凋亡、增生、细胞因子...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人员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感冒病毒基因中的微小变化能使病毒成为人类杀手。 据新一期美国《科学》周刊报道,麦迪逊分校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种普通禽流感病毒的10个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变化,它就会变成能致人于死地的...
...日本癌症研究会附属医院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通过分析人体7个基因,事先判断乳腺癌治疗药物是否有效的新方法。利用这一成果,医生可以在临床医疗中有针对性地给患者使用有效的抗癌药,防止无效用药及不必要的副作用。 据共同社报道,这种新方法可预测乳腺癌...
...长效干扰素 目前,除了将干扰素α聚乙二醇化以外,延长干扰素半衰期的剂型主要有白蛋白干扰素和控释干扰素。在此次美国年会上,相关报告主要集中在对基因1型初治感染者以及既往干扰素治疗失败者的白蛋白干扰素α-2b与PEG-IFN α-2a治疗的...
...2001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大多数原发性前列腺肿瘤中出现Kruppel样因子6(KLF6)基因的突变,这表明KLF6可能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 芝加哥医学院的Scott L. Friedman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22例原发性前列腺肿瘤...
...2006年,在欧盟、美国获授权的生物技术专利中,美国占54.66%,日本占10.3%,韩国占1.4%,而我国仅有41件,占0.52%。 有专家认为,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国最大的差距就是原创性药物太少,97%都是仿制药,虽然产量不小,但做的都是专利...
...设计了一种人工腺病毒,把这段基因运送到移植了前列腺癌的实验鼠体内。结果,在癌细胞内因为有AP-1和PEA-3转录因子的存在,“PEG启动子”和生成毒蛋白的基因同时发挥作用,生成的毒蛋白杀死了癌细胞,而正常的细胞却没有受到损害。 领导这一研究...
...系统功能显像有望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 据悉,此项系列研究是迄今国内采用分子核医学手段对DA系统相关疾病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创新的研究,该研究发表的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促进了国内核医学界对DA系统分子显像的高度关注和...
...获重大突破 黄芪活性产物代谢调控研究项目获得重大突破 黄芪活性产物代谢调控研究重大突破 黄酮类药物有良好开发前景 获权威认可 首个灵芝抗肿瘤技术专利颁布 基因工程在植物类中药生产中极具潜力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加强中药专利代理...
...优点。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先后主要有6种基因型的新城疫病毒存在,其中基因IX型是我国特有病毒,该病毒从1948年至今一直有分离毒存在;基因VI型在上世纪80年代为主流行毒株;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则以基因VII型为主,而且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