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mmHg)以下和尿少等,则应认为已进入休克抑制期。至于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可根据病人有严重感染的存在,又出现休克代偿期的某些临床表现,或突然出现明显的过度换气来考虑。高阻力型感染性休克具有一些习见的休克表现,诊断不难。但低阻力型感染性...
...预后 Brown等人统计了51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其中61%行Dacron血管的解剖学重建术,死亡率32%,再感染率为16%,非解剖学重建8例,其死亡率为13%。 但随着高效抗生素的应用,根据术中情况选择血运重建方式,Crawford等人...
...内脏出血,并出现多器官衰竭征象。 必须指出,上述休克的临床分期和严重程度的划分是人为的,其相互之间并非一刀切,可有过渡类型,只能作为临床工作中判断病情的参考。 3.其他临床表现 由于心源性休克病因不同,除上述休克的临床表现外,还有相应的病史...
...鉴别诊断:诊断时,明确休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类型对进一步处理休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及时进行鉴别诊断。 (一)心原性休克的鉴别诊断 心原性休克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发现和血心肌酶的检查结果,确诊急性心肌梗塞一般并无...
...尿量亦减少。 (二)休克中期 临床表现随休克的程度而异。一般中度休克时,除上述表现外,神志尚清楚,但软弱无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脉搏细速,按压稍重即消失,收缩压降至10.6kPa(80mmHg)以下,脉压小于2.7kPa(20...
...影响慢性肾衰预后的因素,有以下几种情况较为常见: (1)原发肾脏疾病本身与慢性肾衰预后密切相关。 (2)各种感染是最常见的影响慢性肾衰预后的因素,其中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 (3)尿路梗阻也是影响预后的常见因素,且常和尿路感染共存...
...预后很差,据统计心源性休克病死率仍高达70%~90%。 1.升压药、正性肌力药与扩血管药物治疗 心源性休克的常规治疗中,儿茶酚胺类药物仍然是最为常用的第一线药物、应用最多的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具有升压及正性肌力作用,小剂量多巴胺尚有扩血管...
...休克是指因各种原因(如大出血、创伤、烧伤感染、过敏、心泵衰竭等)引起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微循环动脉血灌流量急剧减少,从而导致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害的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人类对休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赘疣性血栓性心内膜炎(endocarditis verrucothrombotica)以血液凝固性过高和(或)消耗性血液凝固病为基础,例如可因肿瘤崩解产物(如腺癌的粘液)、休克、内毒素血症和恶病质而引起。因此,相应地又称为肿瘤心内膜炎、休克...
...、恶心、失眠、眩晕等中毒症状,脑部血管感染性栓塞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以及由于颅神经和脊髓或周围神经损害引起的偏瘫、截瘫、失语、定向障碍、共济失调等运动、感觉障碍和周围神经病变。 其他并发症还有免疫复合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和急性或慢性增殖性肾小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