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养生,恬愉为佳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这说明人的情志变化虽是人体正常的情感表现,但亦须有度。过之,则易伤五脏,致人以病。生活中常常见到有些人因情志过极而导致一病不起,所以中医有“百病生于气”之说,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19.html

气功中医有的关系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气功实践的基础上的。气功强调对意念的运用,是对中医调神理论和情志学说的补充和发展。掌握了气功心身同练的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而气功作用机制的探讨,亦有益于对中医“气化论”、“精气神”理论和脏腑心理相关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80.html

情志对脾胃病的影响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苏敏 山东中医药大学 脾胃病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生多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因素、素体脾胃虚弱等密切相关,而情志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致病因素。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举痛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45.html

冠心病五脏论治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肝脏在五脏六腑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内经》中关于“肝藏于右,其气行于左”的论点,这是“天人合一”理论在中医脏腑学说中的最为具体的注脚。肝气郁结很容易从左上行而干扰心脉的运行,使心脉郁结进而形成血瘀;更何况肝心还是母子关系。因肝气郁结引起的胸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17.html

免疫网络学说及其在医海陆空中的应用_《细胞和分子免疫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的一重大突破,它对于免疫学理论研究以及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实际应用都具有重大意义。由于Jerne对免疫学理论研究的贡献,他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分享了1984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http://qihuangzhishu.com/957/254.htm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异常将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阐述。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递资生,循环不休。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33.html

情志过激 伤人正气_【中医宝典】

...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是人体正常的情志中医称之为“七情”,是人体本来应有的生理现象,是人体对于外界各种信息的正常反应,也是人类进化后获得的高级生命成果,一般不引起人体产生疾病。但是,“七情”之中任何一种情绪失去控制,就可能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561.html

五行星形图五方图各有所长——杨林森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各有所长,未必统一。“星形图”“五方图”是可以并存的两种理解的图示。 首先,杨文将“五行星形图”称为“五方星形图”是不妥的,因为此图中的五行没有“五方”的“空间”意义,它所图示的主要是五行的生克关系,是源于最早的五行的“五材”说,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956.html

病因病机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植物中毒、寄生虫等等。到战国时期,人们对病因认识更为拓宽和加深,已从天气现象、个人生活环境、饮食劳作、生活习惯、精神情志、社会环境等多角度探索病因,由此形成了更为科学的病因学说。这种病因学说在战国诸子著作中也多有涉及。例如《韩非子·杨权》...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1.htm

陈作霖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证精要》、《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现代针灸医案选》、《针灸疑难奇证医案荟萃》、《针灸临证指南》、《新编针灸学》等书中。 名医:陈作霖的更多内容... 学术观点 •一、施行针灸,勿忘辨证 •二、情志致病,必取厥阴 •三、脾胃为本,重视后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zuolin/index.html

共找到526,7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