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继承仲景学术——伤寒研究大成读后_【中医宝典】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东汉末年,伤寒的多篇研究论文,颇值得读。书末的“五种索引”,十分便于将该书作为工具书使用。所列“参考文献”之多,可知本书参考古今书目之众,为广大中医研究仲景医学,提高临床疗效开辟了捷径。 目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903.html

秦汉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辩证论治的思想出现于先秦。秦汉时期,经过无数医家的努力,特别是东汉张仲景伤寒中以六经伤寒、以脏腑辨,形成了套理法方药相结合的体系,建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规范。确立了四诊、八纲、脏腑、经络、三因、八法等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出现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0.html

方论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不能为此。而于例中丛脞言之。吾知其于此数证原委亦未大明。约略敷衍。不意乃成罪案。因此没其缉书原志。则亦大可惜矣。又曰。辨脉篇。的是医圣原文。其辞简括。其义深长。伤寒。心思笔致。皆足令人 绎不尽。推暨无方矣。盖辨脉为论证之先务。...

http://qihuangzhishu.com/485/49.htm

可下证血证附_伤寒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更衣即登厕也,非颜师古注汉书更衣之义。集验方痔有更衣挺出,颇妨于更衣,更衣出清血,故以知之。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调胃承气汤。方在太阳证中。发汗后,恶寒者,虚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宜调胃承气汤。伤寒十三日,...

http://qihuangzhishu.com/746/17.htm

张仲景蜂蜜治便秘_趣味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粪便排净,病人不几天便康复了。张伯祖对这种治法大加赞赏,逢人便夸。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药物灌肠法。以后,张仲景在总结自己治疗经验,著述伤寒时,将这个治法收入书中,取名叫“蜜煎导方”,用来治疗伤寒病津液亏耗过甚,大便结硬难解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uweizhongyi2045/150-2-1.html

卷下·医学渊源_医学源流

...以方药为重,其于天地阴阳经络脏腑之道,及针灸术,往往不甚考求。而治病之法,从此变。唐宋以后,相寻弥甚,至元之刘河间、张洁古等出,未尝不重内经之学,凡必先叙经文,而后采取诸家之说,继乃附以治法,似为得旨。然其人皆非通儒,不能深通...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94.html

陶节庵·辨张仲景伤寒论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辨张仲景伤寒论曰∶伤寒者,乃冬时感寒即病之名。桂枝麻黄二汤,为当时之伤寒设,过时之温暑者,有何预焉?夫受之原则同,亦可均谓之伤寒,所发之时既异,治之则不可混也。请略陈之。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者,四时之正气也,以成生长收藏之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engdingyepingshangshuquanshu/778-8-9.html

仲景伤寒补亡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郭雍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81年 徐序 刘序 朱子跋郭长阳医书 自序 卷 伤寒名例十问 叙五问 治法大要九问 伤寒脉法及刺法六问 张仲景华元化五问 卷二 仲景辨脉法三十八条 卷三 仲景平脉法四十五条 卷四 六经统二十二问 ...

http://qihuangzhishu.com/673/index.htm

张仲景伤寒论_伤寒六书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桂枝汤必加凉药于其中,免致黄生斑出之患。若知此汤自冬时即伤寒设,不过时之温暑设,则无此矣。观其晚年悟道,着机气宜保命集,其中羌活汤辛凉之药,以治非时伤寒,其妙如神,足可补仲景之遗亡,何其高哉!夫内经伤寒即为热病而无寒者,...

http://qihuangzhishu.com/700/6.htm

秦汉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辩证论治的思想出现于先秦。秦汉时期,经过无数医家的努力,特别是东汉张仲景伤寒中以六经伤寒、以脏腑辨,形成了套理法方药相结合的体系,建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规范。确立了四诊、八纲、脏腑、经络、三因、八法等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出现了...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70.htm

共找到720,1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