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澼囊。笔者临证应用温阳祛寒活血法自拟经验方治疗留饮,疗效显著。 该方由炙附子(先下)、干姜、丁香、细辛、葛根、皂角刺、羌活、地鳖虫、鸡血藤、鹿角胶(烊化)、炙甘草等组成。水煎服,日2次。方中附子,其性温而烈,主入心肾二经。补坎离之火,其性走...
...,误早用柴胡、桂枝、石膏、知母,证变狂躁,壮热不退,目赤、舌黑、津液内伤,神昏呓语,疫毒尽归阳明胃腑,毒热内焚,上熏于少阴,心移热于肝胆,目不识人,无汗,不下痢者。【用法用量】姜汁为引。如斑疹隐伏不出,加升麻1钱5分、葛根3钱、芜荽5钱;如...
...肌肉羸瘦。或谓劳瘵已成,不可疗矣。最后一医诊得脉弦数,左关尤甚,此肝火也。用柴胡、青皮、黄连、赤芍、山栀、白芥子数剂亦无验。于是苦于药饵,不延医。三月诊之,六脉沉数而滑,右关尺更有力,其胁痛,若从右而应乎左。因思仲景云∶饮在胁下,咳则引痛,...
...《仁术便览》普济消毒饮治时疫病,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染之多不救。先师云∶夫身半以上天气也,身半以下地气也。此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目而为肿盛,遂处方用黄连、黄芩,...
...医学心悟》安胎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安胎饮【处方】地榆、甘草(微炙赤)、茯苓(去皮)、熟干地黄(洗.酒洒.蒸.焙)、当归(去芦.洗.酒浸)、川芎、白术、半夏(汤洗七次)、阿胶(捣碎.麸炒)、黄蓍(去苗)、...
...目录 《秋疟指南》涤垢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秋疟指南》:涤垢饮【处方】黄芩3钱,赤芍1钱半,粉葛1钱半,麦冬2钱半,枳壳8分,生甘6分,秦皮5分,川连8分,花粉1钱半,粉丹1钱,桔梗8分,油归8分,杏仁1钱半,酒大黄1钱半。【...
...目录 《寿世保元》上池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寿世保元》:上池饮【处方】人参(去芦)6克 台白术(去芦,炒)4.5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当归(酒洗)3.6克 川芎3.6克 杭白芍(酒炒)3克 怀生地黄(姜汁炒)3克 熟地黄(...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参苏饮人参、半夏、茯苓、甘草,桔梗,枳壳,干葛、前胡、木香、苏叶、陈皮。姜枣引。《妇人大全良方》参苏饮治痰饮停积胸中,中脘闭塞,呕吐痰涎,眩晕嘈烦,忪悸哕逆;及痰气中人,停留关节,手足 曳,口眼 斜,半身不遂,食已即呕...
...落子,属海龙科动物,其味咸,性温,归肝、肾经。海马温补肾阳,又可活血化瘀、散结消肿。《本草拾遗》载其“主妇人难产,带之于身,神验。” 《本草纲目》也日其“暖水脏、壮阴道、消痞块,治疗疮疖毒。”海马性温热,故有火热症者忌饮。 黄精酒 黄精20g...
...清肠饮 【出处】《大黄牡丹汤长于泻下破瘀,用于肠痛初起,少腹肿痞伴便秘或大便涩滞不畅者,而清肠饮长于解毒、滋阴,用于肠痈屡发,毒甚且伴口干、舌红少津等阴伤表现者。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