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三月七日写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元丰五年三月五日,作者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三月七日,忽逢大雨,因为作者和同行人都没有带雨具,同行之人皆觉狼狈。雨过天晴,作者联想到自己人生坎坷,加上遇见大雨,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定风波》。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豁达与...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776.html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写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金兵侵扰。张元干积极配合李纲。但高宗信任仍是卖国主和派,执意与金议和,以求偏安一隅。他们打击、排挤李纲,李纲仅任75天宰相就被罢免。建炎三年(1129年)秋,张元干目睹国势日削,南宋王朝仅存江南一隅,义愤填膺,赋《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908.html

信陵君窃符救赵写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楚、燕、齐等国,完成统一中国计划。当时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被秦国兵威所慑,不敢援助。魏国是赵国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0179.html

春江花月夜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两篇。 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目前具体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848.html

《马说》写作背景_文言文_【文学360】

...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本文收录于人教版八下语文书中的23课,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53.html

归去来兮辞·并序写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陶渊明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0几天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395.html

永遇乐·落日熔金创作背景_【古诗文大全】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伤今追昔之作。写作地点在临安,约在绍兴二十年(1150年)间,这首词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情景,借以抒发自己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满。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317.html

《师说》写作特点是什么?_文言文翻译_【文学360】

...本文在写作特点是运用对比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 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要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234.html

行路难·其一背景_【古诗文大全】

...创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211.html

伶官传序写作艺术_【古诗文大全】

...没有写李存勖如何“忧劳”,又如何“逸豫”。然而读者对他从“忧劳”发展到“逸豫”却已留下了很深印象。这就叫做“存大而略小,举重以明轻”,表现了相当高写作艺术。 第二,叙事议论波澜。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篇幅不长,但由于叙事议论配合恰当...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9704.html

共找到845,7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