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能不能取代《内经》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这是不争事实。但是,《中基》能否真正涵盖《内经》?进而取代之呢?茶杯能盛得下茶壶吗?我们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个是机,机这个概念是中医一个很关键性概念,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综观《内经》全篇,就是这一章讨论这个问题。...

http://qihuangzhishu.com/145/33.htm

多角度探讨中药免疫抑制作用_【中医宝典】

...免疫功能。而对于实中有虚、虚实夹杂或久病体虚者,则使用温阳滋阴、益气补血补益类药调节免疫功能平衡。因此,应该从多角度探讨中药免疫抑制作用。 ■抑制炎症反应过程 炎症是机体病原体防御反应一种表现,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作用下诱导一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753.html

《章太炎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又名《猝新论》。章太炎撰。刊于1938年。内容广泛,有医学理论探讨、病症论述、古典医着考证和评价等医三十八篇。作者不少学术问题发表了自己见解,即便是《内经》也认为应采取“舍瑕取瑾”态度,提出五脏配五行之说“不可拘滞...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432.htm

《章太炎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著作。又名《猝新论》。章太炎撰。刊于1938年。内容广泛,有医学理论探讨、病症论述、古典医着考证和评价等医三十八篇。作者不少学术问题发表了自己见解,即便是《内经》也认为应采取“舍瑕取瑾”态度,提出五脏配五行之说“不可拘滞...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19.htm

选按_《时歌括新编》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本卷所伤于寒,是指狭义伤寒而言。其发病季节见解不一。雷氏诸贤霜降之后,春分以前,有触发者是为伤寒之说,颇有非议。认为霜降以后,犹是燥气主气,春分以前,正是风木主气,感之或为燥,或为风。只有在立冬之后,寒水主气之时,人感其气即,乃...

http://qihuangzhishu.com/1041/124.htm

阴虚注阳虚注秋(并阳虚注)_《读医随笔》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凡人三四月,天气乍暑,腠理乍开,内气不胜其散,而为神昏、发热、体倦、不思食之症,谓之注,世医之多矣。至于七八月间,暑气初收,新凉乍来,腠理乍闭,而内气久经夏汗外泄,其力孱弱,不能自充,多见肺气下陷,呼吸短促不足之象,继则连暑气、凉气、...

http://qihuangzhishu.com/683/59.htm

《伤寒补亡》_《温病正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以为伤于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盖初感即发,无蕴积之毒瓦斯,虽为伤寒,而其亦轻。仲景又曰∶不即,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变为热。是则既伤于寒,又感于温,两邪相搏合为一,如人遇盗,又有同恶济之者,何可支也?故伤寒冬不...

http://qihuangzhishu.com/723/17.htm

陽氣升騰夏治_【中医宝典】

...透皮吸收和發揮對穴位刺激作用,從而達致溫經通絡,調整臟腑功能,並可行氣活血,平衡陰陽,改善和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助扶正祛邪,預防和減少疾病發作。特別對一些虛寒性和風濕性疾病,採用這「夏治」方式治療,有減少發作和防病作用,並可達到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85.html

自序_《时》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才同袜线,为大雅所讥,辄复中止,奈同志者固请时之论,刺刺不休,爰不揣谫陋,将《阴阳应象大》“伤于寒,春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伤于暑,秋必 疟;秋伤于湿,生咳嗽”八句经文为全部纲领,兼参先圣后贤之训,成一书以塞责。首先...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710-4-0.html

文心雕龙·议译文

...天子称制以问而者是也;二曰试策,有司以策试士而者是也;三曰进策,著策而上进者是也。”(《文体明辨序说·序》)刘勰所“策”,主要指第一种。 本篇分“议”、“”两大部分,共四段。第一段讲“议”含义、起源和评论魏晋以前主要作品,第二段...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633.html

共找到980,4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