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七节解析

...男女授受不亲是中国古代礼制中一条微妙牵涉性心理问题规定。由于有这一条规定,当“嫂溺”时候是否“援之以手”就成了一个令人尴尬问题了。 想来弗洛依德博士不一定知道“男女授受不亲”规定,恐怕也没有读到过淳于党先生与孟子对话,不然的话...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64.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节读解

...作为一个小国,怎样在弱肉强食大环境里站住脚,不至于被别的强国侵略,不至于被消灭,这当然令其统治者头痛。所以,滕文公要问政于孟子。而孟子并没有要求滕文公做大做强,换一个人,或商鞅、或孙子、或苏秦、或其他兵家、法家人物,无疑会要滕文公做大做...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20.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译文及注释

...公孙丑又问:“那么你为什么高兴得一晚上都睡不着呢?” 孟子说:“他为人很善良。” 公孙丑又问:“仅仅好善就足够了吗?” 孟子说:“喜好善良就优于天下所有人,何况是鲁国人呢?一个人如果喜好善良,那么四海之内人们都将不远千里而来告诉他善良...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46.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解析

...“道在迩而求诸远”是舍近求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是舍易求难。在孟子看来,无论是舍近求远还是舍易求难都没有必要,都是糊涂。相反,只要人人都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易事努力,比如说亲爱自己亲人,尊敬自己长辈,天下也就会太平了。 孟子这几句话说...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61.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读解

...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这是后来暴君为一己之私人生观和价值观。“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这又是孟子所反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孟子认为,既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60.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读解

...利害关系问题历来是孟子所反对谈,《梁惠王》第一章是孟子去见梁惠王一次谈话。作为七雄之一魏国国君,梁惠王关心是如何有利于他国家,然而孟子却不是这样认为,既然有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和寻求最佳行事方式,那为什么不去寻求最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402.html

孟子生平年表_儒家_【文学360】

...孟子生平年表: 周烈王4年: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约生于此时 周显王12年,魏惠王13年,韩昭侯6年,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约十五岁,受业于子思门人 周显王17年,秦孝公10年,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约二十岁,欲休妻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02.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齐国占领燕国后,燕国人反叛。齐王说:“我很是愧对孟子。” 陈贾说:“大王不要忧患。大王自以为和周公相比,谁更爱民,谁更有智慧?” 齐王说:“唉呀,你这是什么话?” 陈贾说:“周公使派他哥哥管叔监管殷商遗国,管叔却带领殷族人叛乱;...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95.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一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在昼邑歇宿。有个想替齐王挽留孟子人来看孟子,严肃地端坐着与孟子谈话,孟子不理睬他,靠着几案睡觉。 客人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先一天斋戒沭浴后才敢跟您说话,先生睡卧而不听,今后再也不敢请求见您了。” 孟子说:“坐下来!我...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97.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读解

...在孟子提出一系列王道爱民政策后,梁惠王终于不得不虚心求教了。孟子此时提出了一个很尖锐问题,爱民与杀民!孟子之举例,实际上就是批评梁惠王霸权政策、行为方式就是在杀人。从现代考古所知,殷墟侯家庄大墓中的殉葬者,约四百人,仅武官村大墓中就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03.html

共找到847,6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