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方著作。三十卷。又名《千金要方》。(《道藏》作九十三卷本,内容同)。唐·孙思邈撰于七世纪中期。作者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卷一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二-四妇科病;卷五儿科病;卷六为七窍病;卷七-十诸风、脚气、伤寒;...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72.htm

诊脉方法之治神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坐起有常则举动不苟,而先正其身,身正于外,心必随之。故诊之大方,必先乎此。”将举止从容,仪态庄重做为诊者首先需要修养的内容,其目的则在于通过此而正心,心正于内,神才能既积于中叉转于外。因此,讲究举止仪态是调神重要内容。 所谓正心,就是医德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8.html

吉良晨 仁术尽平生_【中医宝典】

...睹物思人,每当我仰读挂在书房中吉老写的这幅字时,怀念之余,更将此看作是老一辈对吾辈所寄之期望和鞭策,亦当是余此生为医之铭训。同时感慨,此诗句正是吉老一生行医济世活人之品德的最好写照。大师虽去,但其高深之学理,高尚之医德,必促吾辈不断修养自身,磨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645.html

民间医学团体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各地的名医;会中多数人来自安徽,如徐春甫之师汪宦、新安名医巴应奎等:还有来自江苏、河北、湖北、四川、福建等地的名医,先后入会者达46人。医会的宗旨在于探讨医药学术,要求会员深入研究《内经》及四家学术之奥秘,提高医疗技术;讲求医德修养,深戒循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9.htm

老年保健重修养_老年起居_【中医宝典】

...修,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唐代“药王”孙思邈也强调指出,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使服食灵丹琼浆,对延年益寿也无济于事。明代名医孙志宏进而指出,如果不讲究道德修养,既不能延寿,也不能得福,所以讲究养生,首先必须讲究修德。 古人强调在养生中要注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165.html

树德为怀 高山仰止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继承人,当时激动兴奋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在从师跟诊的过程中,焦师不辞辛苦,不厌其烦,言传亲授,解难释疑,临证指迷,使我们不仅对焦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对恩师的崇高医德更加钦佩。焦师经常教导我们要铭记孙思邈《千金要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27.html

天灵盖_《雷公炮制药性解》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同类之物。见则当怜而悲之,乃取而食之,殊非仁人之用心,世称孙思邈有大功于世,以杀命治命,尚有阴贵,况...

http://qihuangzhishu.com/119/305.htm

唐汉钧_五、重视心理调护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就要求医师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和精湛的医术。张景岳《类经》中曰:“病与医相得,则情能相浃,才能胜任,庶乎得济而病无不愈。”对患者所诉说的不适之症,医师要耐心听取,要理解患者求医的急切心情,要尊重患者,并尽量就病人提出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tanghanjun/555-3-5.html

专家研讨中医药知识进中小学教材问题_【中医宝典】

...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基本保健常识,有利于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专家们还针对中医药知识进教材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要挑选为中医药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名医,如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等,用几百字的小短文介绍他们的主要贡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52.html

何任_儒医神韵 大师风范——何任教授的医德与风格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何若苹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家父何任教授,全国首届国医大师,已九十一高龄,他老人家受祖传庭训到中医学院毕业,经历70年,在中医临床上所见病当以千万计,历年来绝大多数病人对他的医术、医德深表敬仰。我随家父侍诊学习已30年,除了对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eren/1056-3-0.html

共找到8,9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