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异治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同病异治由于病人身体的反应不同,所表现的“证”(证候)不同,而治法也不同。 【同病异治】 在一般情况下,同病同证是用同一治法的。但也有同一种疾病,由于病人身体的反应不同,所表现的“证”(证候)不同,而治法也不同。例如感冒有风寒感冒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77.html

失血_《医学见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香附(三钱) 麦冬(三钱) 杏仁(三钱) 蒲黄(一钱) 枳壳(一钱) 甘草(一钱)歌曰∶失血头痛外感伤,藕芩地芍与麻黄。归芎香附丹蒲杏,枳草和冬煮与尝。吐血口渴,脉洪数而溺赤者,火热伤阴分也。宜加味四生丸。生地(三钱)艾叶(一钱) 柏叶(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anneng/824-9-5.html

治求其属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治求其属指辨别病人的一系列症状属于那一个脏的证候,从而确定治法。 【治求其属】 《素问.至真要大论》:「求其属也。」这个“属”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辨别病人的一系列症状属于那一个脏的证候,从而确定治法。例如:病人怕冷,手足凉,腰脊酸痛,阳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349.html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的中西治法_皮肤病_【中医宝典】

...1.西医药治疗 (1)高热病人酌情补液。 (2)者给予补充血容量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3)出血者给予止血药物。 (4)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脱水。 2.药治疗 (1)发热期:恶寒商热,头身疼痛,呕吐,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或濡数。治法:解表清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0256.html

《寓意草》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门人之疑 面议何茂倩令嫒病单腹胀脾虚将绝之候 辨痢疾种种受证不同随证治验 面议少司马李萍槎先生误治宜用急疗之法 面议陈彦质临危之证有五可治 论黄湛侯吐血暴证治验 论闻君求血证兼痰证治法 为顾枚先议失血证治并论病机 面论顾季掖乃室奇证治之奇验 ...

http://qihuangzhishu.com/748/index.htm

《寓意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门人之疑 面议何茂倩令嫒病单腹胀脾虚将绝之候 辨痢疾种种受证不同随证治验 面议少司马李萍槎先生误治宜用急疗之法 面议陈彦质临危之证有五可治 论黄湛侯吐血暴证治验 论闻君求血证兼痰证治法 为顾枚先议失血证治并论病机 面论顾季掖乃室奇证治之奇验 ...

http://zhongyibaodian.com/yuyicao/index.html

袪风除湿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袪风除湿是风湿之邪留滞于经络、肌肉、关节等部位,出现游走性疼痛症状时的治法。 【袪风除湿】 是风湿之邪留滞于经络、肌肉、关节等部位,出现游走性疼痛症状时的治法。可用羌活、防风、秦艽、威灵仙、桑枝、五加皮、甘草等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39.html

郁热失血_《金匮翼》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郁热失血者,寒邪在表,闭热于经,血为热迫,而溢于络外也。勿用止血之药,其表,郁热得舒,血亦自止。若表已解而热不消,血不止者,然后以清热降血之药治之。若肺气已虚,客热不去,咳嗽咽干,吐血嗽血者,宜以甘润养血为主,而以辛药凉肺佐之,如《宝鉴》...

http://qihuangzhishu.com/669/32.htm

失血门_《幼科指南》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总括凡失血之证,阳盛乘阴,则血为热迫,不能安于脉中,犯于气分妄行,不能归入经脉也。若伤及腑者,则血渗入肠胃之浊道,伤及于脏者,则溢出于胸中之清道。热犯阳络,腑病也,上行于咽,出而为吐为衄。热侵阴络,脏病也,则下从精窍而出,为溺血,下从大便...

http://qihuangzhishu.com/873/29.htm

透邪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透邪指采用辛凉解表一类治法,使病耶往外透达。 【透邪】 热性病初起出现风热表证(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口渴、舌苔薄白、脉浮数等症),采用辛凉解表一类治法,使病耶往外透达。...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81.html

共找到23,2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