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的载体——汉语与古籍文献_【中医宝典】

...中国丛书总录要目、四库著录及存目书、贩书偶记正续篇三者所载书目合计,经部总计9906种,史部总计14523种,子部总计17044种,集部总计22380种,四部古籍总计63853种。其中医家类属子部,有2255种,占全部古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740.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 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者也,不從。 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之動。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五者,謂心、肝、脾、肺、腎,𠀤氣之白虎通人有...

http://hanwen360.com/k/85CF.html

腧穴的发展、分类和命名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元代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载经穴穴名亦为354个,并将全身经穴按循行顺序排列,称“十四经穴”。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载经穴名359个,并列举了辨证选穴的范例,充实了针灸辨证施治的内容。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定经穴穴名361个,并延续至今...

http://qihuangzhishu.com/93/7.htm

此二篇,在礼记。今单行,本元晦。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始可读。_【三字经】

...【译文】 中庸大学两篇,都在礼记中有记载,宋朝(960-1279)的朱熹将它们独立编撰成书,连同论语孟子被后世合称为“四书”。 四书”读通了,孝经读熟了,才可以去读像“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启示】 内容缺失,...

http://wenxue360.com/sanzijing/40.html

勉学堂针灸集成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经的基础上,对穴位作了审慎的考证。 其对穴位的研究相当精细,在书中对清以前诸书中的取穴(常用穴)谬误均予以了纠正。 此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详细记录了明正统铜人的腧穴定位,如今的明正统铜人上刻的穴名肉眼已经不能辨别,正是借助于针灸集成这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3.html

究药性折衷化义,补阙漏从新拾遗_【中医宝典】

...~理宗时,黄岩人。博通经史,留心医药,发现本草列,异同杂揉,泛用混淆。于是参校南宋诸家本草,芟繁纂要,笃志诠评,在宝庆丁亥(公元1227年)完成初稿,定名本草精华。继又广泛采访,反复订正,经二十余年,于淳佑八年(公元1248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15.html

古今论语注释书籍研究_儒家_【文学360】

...唯心主义者。但一则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二则朱熹对于论语,不但讲“义理”,也注意训诂。所以这书无妨参看。 3、刘宝楠(1791—1855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20.html

帛书十一脉灸经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收藏单位:湖南省博物馆 简介:原物出土时原无书名或篇名,当时整理小组根据内容定为四种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10年后在湖北张家山二四七汉墓(墓年代为汉代吕后二年,略早于马王堆三号下葬年代)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05.html

绘图针灸易学序_针灸易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之传阙如。灵枢明文,治法徒存,识者惜之。吾邑李君善述,好学问,擢秀六堂,尝思以利刺斯民者而未得也。固有志于此,主以黄岐,旁及诸家之说,按图披籍,盖揣摩者至五六年而后试手,勤之至亦慎之至也。其试手又十余年,回生起 至于千百,阅历之久,间...

http://qihuangzhishu.com/313/2.htm

高武与针灸聚英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而成,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针灸学专著,对针灸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世针灸推崇。 该书引用了难经素问子午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针经指南针灸资生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5.html

共找到518,2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