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气渐充,则汗从阴达,而寒邪自散也。○此寒邪温散弟一方也。惟仲景独知此义。第仲景之温散,首用麻、桂二汤;余之温散,首用理阴煎、大温中饮。二方虽一从阳分,一从阴分,其迹若异,然一逐于外,一托于内,而用温则一也。○本方加附子,名附子理阴煎;再加...
...目录 《叶氏女科》八珍养胎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叶氏女科》:八珍养胎饮【处方】人参1钱,白术(蜜炙)1钱,茯苓1钱,熟地黄1钱,当归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香附(制)1钱,砂仁(炒,去壳)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养胎。主...
...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注】心动悸者,谓心下筑筑,惕惕然动而不自安也。若因汗下者多虚,不因汗下者多热,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属饮,厥而下利者属寒。今病伤寒,不因汗下而心动悸,又无饮热寒虚之证,但据结代不足之阴脉,即主以炙甘草汤者,以其人平日血气衰微,...
...目录 《景岳全书》和胃饮 《叶氏女科》和胃饮 《古方汇精》和胃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和胃饮【处方】陈皮1钱半,厚朴1钱半,干姜(炮)1-2钱,炙甘草1钱。【功能主治】寒湿伤脾,霍乱吐泻,及痰饮水气,胃脘不清...
...小儿素有痰饮,复因外邪凝结脾胃,故见呕逆,若疟疾或因汗下之后,表里无证,古法主清脾饮(如柴胡、黄芩、姜半夏、炙甘草、浓朴、青皮、槟榔、茯苓、草果、人参、白术、橘红、苍术,引用生姜)。〔真按〕疟后痰饮,不必再用柴芩,但以化州橘红钱半,姜制半...
...冬瓜1斤(劈碎),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夜2。【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八:冬瓜饮【处方】大冬瓜1枚(割开头,去子),黄连1斤(去须),炙甘草1两(炙微赤,锉),...
...炙甘草汤(一名复脉汤) 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又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心悸,虽炙甘草(四两) 生姜(三两)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 麦冬(半斤) 阿胶煮八味,煮取三升,(水日三服。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
...目录 《杂病源流犀烛》活血和气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杂病源流犀烛》:活血和气饮【处方】川芎9克 青皮6克 炙甘草 白芍 滑石各3克 丹皮1.5克 桃仁7粒【功能主治】活血调气。治跌仆损伤,瘀血在内。【用法用量】上药七味,清水煎服...
...目录 《医学正传》和中饮 《叶氏女科》和中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正传》卷三:和中饮【处方】陈皮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白芍药1钱,草果仁7分,甘草3分,陈仓米2钱,砂糖3钱,粟壳(醋炙)1钱5分,乌梅1个。【制法】上细切...
...此乃饮邪为患,直书小青龙汤:炙麻黄3g 桂枝3g 干姜1.2g 细辛1.8g 白芍6g 炙甘草4.5g 半夏9g 五味子3g 服三帖,咳嗽大减,体蒸已除,精神稍加,复与三帖,咳嗽全止,心下塞闷亦解,而仍有乏力之感,更方与补中益气汤调理善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