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涎嗽_《儒门事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小儿风热涎嗽,可用通圣加半夏,多煎,少少服之,不过三、五日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rumenshiqin/639-11-42.html

风热候_《诸病源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候之三日内及五日内,目不精明者是也。七八日,微有青黄脓涕,如弹丸大,从口鼻内出,为善也。若不出,则...

http://qihuangzhishu.com/623/43.htm

六淫外感_《医学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淫外感之说,世多不得其解,谓人外感天之六淫则为病,而孰知其非也。盖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曰六气,风、热、湿、火、燥、寒曰六淫。天有之,人亦有之。故居其内以通脏腑者,六气也;居其外以通于天者,六淫也。天之六淫,与人之六淫,无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enchuan/858-10-0.html

产后风热_《洄溪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西濠陆炳若夫人,产后感风热,瘀血未尽,医者执产后属虚寒之说,用干姜、熟地治之,且云必无生理,汗出而身热如炭,唇燥舌紫,仍用前药。余是日偶步田间看菜花,近炳若之居,趋迎求诊。余曰:生产血枯火炽,又兼风热,复加以刚燥滋腻之品,益火塞窍,以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huixiyian/1112-43-0.html

王烈医案——风热咳嗽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厚,舌质红。。心音钝,肺部听诊呼吸音粗,问中闻及干湿哕音。腹软,脉数。透视:胸部X线透视可见纹理增强。 【诊断】 急性支气管炎(中医:咳嗽)。 【辨证】 风热犯肺。 【治法】 清热疏风,止咳。 【方药】 消咳灵(白屈菜、百部、贝母、黄芩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20.html

产后外感中药方剂_产后病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感风寒。 【治法】养血温肺。 【方名】宁肺生化汤。 【组成】川芎3克,当归6克,杏仁10粒,知母1.8克,甘草1.2克,炙干姜1.2克,桔梗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灵验良方汇编...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1905.html

评王孟英编《三时伏气外感篇》_【中医宝典】

...《三时伏气外感》是王孟英叶氏《幼科要略》中有关温病的一些内容编辑而成。这些内容,在王氏之前医家不甚重视,原因是“大方家视为幼科治法,不过附庸于此集,皆不甚留意;而习幼科者,谓此书为大方之指南,更不过问也”,王氏有鉴于此,故在编著《桂枝(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79.html

外感恶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恶寒证之一。由感受外邪所致恶寒。《张氏医通》卷三:“外感、内伤……皆有恶寒,非阳独虚也。”外感恶寒者,兼见脉浮紧,头痛拘急,身疼微恶寒,发热。参见恶寒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861.htm

内伤外感致病十九字_《医学心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身之病,不离乎内伤、外感,而内伤、外感中,只一十九字尽之矣。如风、寒、暑、湿、燥、火,外感也。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夫阳虚、阴虚、伤食,内伤也。总计之,共一十九字,而千变万化之病,于以出焉。然病即变化,而总不离乎一十九字,一十九...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wu/657-6-6.html

外感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儿外感的原则,仍是卫气收敛,荣气疏泄。但小儿荣卫薄弱,麻黄芍药均不能受。只能用黄豆以养木气平疏泄,用葱头豆豉以舒金气开收敛。此为难多年,始寻出极妥的办法,将小儿一切外感完全解决。如用麻黄虽极少分量,能将肺气散伤,而成喘逆危症。不惟麻黄...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13-15.html

共找到22,1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