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外感.颇相疑混.误治必死.极当详辨.外感则人迎大于气口.内伤则气口大于人迎.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间.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外感恶寒.虽近烈火不除.内伤恶寒.得就温暖即解.外感恶风.乃恶一切风寒.内伤恶风.惟恶些小贼风.外感症显在鼻.故...
...《茶饮保健》紫参茶原料:紫苏5g、人参3g、绿茶3g。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功能:疏风止咳益气。用途:气虚外感咳逆短气。来源:《圣济总录》。 目录 《茶饮保健》紫参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茶饮保健》紫参茶 原料:...
...□〔仲〕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主之。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二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橘枳姜汤陈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
...椒附丸(《和剂》) 补虚壮气,温和五脏。治下经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四肢倦怠,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短气,夜多异梦,昼少精神,时有盗汗,小便滑数,遣沥白浊,脚膝缓弱,举动乏力,心腹胀满,不进饮食,并宜服之。附子(炮...
...忌食物品 外感发热或感染性发烧者,忌食下列食品。 糯米 性味甘温,滋腻黏糯,若作糕饼,更难消化。故外感未清,火毒未消者,食之则外邪难解,火毒益甚,切勿食之。 牛肉 甘温益气之品,其补气作用犹如中药本经逢原》中说:“血热火旺之人不宜多食。”...
...即伤风症。稍贪风凉,最易感受,见症头痛鼻塞,或发热咳嗽,因时用药,治法较妥,今即春夏秋冬,订方列左。春日外感经云:春伤于风。又云:春伤于温,谓春日受风,其气已温,须防夹入春温一症,温邪忌汗故也。春主升,夏主泄,即外感亦忌大发汗(春温症见下...
...防风(图) 凤尾茶 广玉兰 金叶子 鸡爪草 罗勒(图) 毛叶西香罗勒 牛毛毡 羌活(图) 肉桂叶 沙糖根 蛇头细辛 水藿香 香椿子 香薷(图) 仙茅参 细芦子藤 盐匏藤 一枝黄花(图) 云南金莲花 浙江铃子香 珍珠风 中药主治:外感风寒 ...
...七情所病,谓之内伤;六淫所侵,谓之外感。自《内经》、《难经》以及唐宋诸书,无不言之深切着明矣。二者之病,有病形同而病因异者;亦有病因同而病形异者;又有全乎外感。全乎内伤者;理会有内伤兼外感,外感兼内伤者。则因与病,又互相出入,参错杂乱,...
...产后外感 【辨证】外感风寒。 【治法】养血温肺。 【方名】宁肺生化汤。 【组成】川芎3克,当归6克,杏仁10粒,知母1.8克,甘草1.2克,炙干姜1.2克,桔梗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灵验良方汇编》卷下...
...《家庭医药》2003年5月号 (原方名:固表宣肺汤) 方药:生山药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取汁450毫升,分3次服,7剂为1疗程。 功效主治:固表宣肺,化痰止咳。主治顽固性外感咳嗽。 疗效:《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报道,用本方治疗44...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