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葱豉酒(外感风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配方] 荆芥6克,葱白30克,淡豆豉15克,黄酒200毫升。 [制法] 将上药和黄酒,再加水200毫升,煎煮10分钟,去渣备用。 [功用] 疏风解表。 [主治l 外感风寒症、发热、头痛、无汗、虚烦、兼有呕吐、腹泻等症。 [用法] 口服。...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932.html

头痛_《灸法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头痛者,有外感、内伤之分。如痛无休息者为外感,时痛时止者属内伤。若因头风而痛,宜灸百会,并灸神庭,合谷、胆俞皆可灸之。若头痛如破,或因内伤,宜灸命门自痊。百会(见中风。)神庭(见眩晕。)合谷(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即虎口两骨缝中。)胆俞(见...

http://qihuangzhishu.com/932/45.htm

内伤外感辨似_《杂病心法要诀》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不似外感之脉、人迎大于气口也。内伤外感头痛,内伤之头痛有时而痛,有时不痛,不似外感头痛,常常而痛不休也。内伤外感皆恶寒,内伤之恶寒得就温衣而即解,不似外感之恶寒,虽近烈火而仍恶也。内伤外感皆发热,内伤之发热,热在肌肉,以手扪之,热从内泛...

http://qihuangzhishu.com/807/21.htm

胎前头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天麻钩藤饮;若无外感风邪,或阴虚阳亢而常苦头痛者,为血虚不能上承,症见头痛,午后痛甚,伴头晕乏力,心烦不宁,面色无华,治宜养血熄风止痛,用四物汤加蔓荆子、菊花、甘草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94/786.htm

外感咳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感受外邪所致的咳嗽。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医门法律》卷五:“风火热湿燥寒,皆能乘肺,皆足致咳。”表现为起病较急,声盛而浊,兼见寒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咽干、喉痒等外感症候。多属实证,治宜祛邪宣肺。由于外邪性质和兼感的不同...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855.htm

自我推拿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推拿的一种。又称自我按摩。即在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上运用手法来防治疾病的方法。也可配合气功及肢体运动进行。如眼保健操、摩腹等法。晋·葛洪《抱朴子·道意》有以“自摩”法治疗头痛、腹痛的记载。...

http://qihuangzhishu.com/196/7.htm

偏头疼要自我推拿保健_神经内科偏头痛_【中医宝典】

...,痰浊蒙窍,精血不足等,导致脑的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引起头痛。 偏头痛可采取自我按摩进行治疗。自我按摩疗法是在人体特定穴位、部位等处,进行推拿按摩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经济、简便、安全、疗效显着、无毒副作用等诸多优点。其作用机制...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7265.html

胃脘痛自我推拿法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的疼痛,俗称“心口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消化道病症。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 中医学认为,胃脘痛常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生冷,以致脾胃损伤:或肝郁犯胃;或劳倦过度,脾胃受损所致。临床...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154.html

外感发热_《竹林女科证治》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产后有外感发热者,盖临盆之际,露体用力,无暇他顾,此时或遇寒邪乘虚而入,感之最易。若见头痛、身痛、憎寒、壮热,或腰背拘急,脉见紧数,外感证也。然此外感随感随病,与正伤寒不同。故宜略加解散即痊。勿谓新产之后,不宜表散,但当酌其虚实而分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87/317.htm

头痛验方_神经系统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头痛即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自觉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 笔者数十年来应用下列验方治疗该病,疗效甚佳,患者不妨一试。 1.川芎120克,羌活120克,当归(酒炒)100克,白芍(醋炒)100克,...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281.html

共找到49,5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