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对症选用防暑中成药_【中医宝典】

...□蒲昭和 夏季气候闷热潮湿,如果久在烈日下作业或行走,人很容易受暑湿之患而发生中暑。中医认为,暑气通于心,暑热易伤气伤阴;暑湿之邪又常滞碍脾胃而伤中。所以,中暑时人常会出现发热口渴、心烦胸闷、汗多便黄、头昏乏力、呕吐腹泻、抽搐甚至昏迷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324.html

夏季自制清凉中药露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白菊花具有散风热、清肝明目、解毒之功效,可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其所含的黄酮类物质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故对高血压病人更为适宜。 菊花露 白菊花10克,白糖10克,同置茶杯内,冲入沸水,加盖浸泡片刻,即可饮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801.html

三种夏季常见病不容忽视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进入夏季,中暑、感冒和肠胃不适三种常见病总是困扰着人们。专家提醒:今年春季时间较短,春夏交替快速,人们对这三种夏季常见病应格外重视。 中暑——要时刻警惕 在夏季,无论是干热天气还是湿热天气都可能会中暑。中暑后轻则出现多汗、头昏、胸闷、心悸...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95.html

夏季养生“清”为贵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祖国医学有“天人相应”的养生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清”。 思想宜清静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191.html

夏季养生概要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夏季是一年之中的第二个季节。北半球最高的温度就出现在夏季。《黄帝内经》称:“夏二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所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意思是说夏季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荣生长的季节。 人应该顺应夏季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75.html

夏季防暑更防寒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因夏季出汗较多,应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伤害了人体的阳气。“春夏养阳”就是这个道理。夏季要保持心胸宽阔,精神饱满,防过怒。 中医认为,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24.html

三伏天解暑有方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呕吐、腹泻、脘腹胀痛等。因夏季主要以湿热当令,在化湿的同时,亦可扶脾胃之气。对中暑、以吐泻为主的胃肠性感冒效果最好。如果作预防用,可每次服用治疗量的1/3。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食物。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以及儿童...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89.html

产后如何7远离子宫脱垂_【妇科宝典】

...、苦瓜、茭白、茄子、苋菜、白菜、菠菜等蔬菜,性味寒凉而滑利,食用后会造成脾胃虚弱,使子宫下滑,难以回缩。 上文已经教你如何做好预防措施了,特别是在坐月子的时候,更加要小心,这一个月对于咱们来说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小编希望大家都能生下一个健康...

http://jb39.com/fk/35483.html

专家:夏季养生之全方位提醒_【中医宝典】

...药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凉解毒、消毒排脓、去瘀止痛、防治胃肠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时,将它的根、叶洗净,可拌可炒可做汤,味道苦中带香,是解暑开胃的佳肴,而且对肠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夏季出汗较多,不妨喝点带苦味的饮料,啤酒、绿茶、苦丁茶等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462.html

夏季谨防“情绪中暑”_【中医宝典】

...思考问题,经常丢三落四。(4)思维紊乱,行为异常,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行为,如反复洗澡、洗脸、洗手等。 如何远离“情绪中暑” 合理安排生活  应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适当地放缓进度。在生活上要定时起居,条件许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308.html

共找到75,2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