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和五行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8.html

五行学说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行与阴阳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气有阴阳,一气分五行,故五行也含阴阳。五行的运动也必然受阴阳的制约。阴变阳合而生五行。五行中木火属阳,金水土属阴,而五行中每一行又各具阴阳。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对事物属性的五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2-3.html

中医——藏象学说五脏-肝_【中医宝典】

... 2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疏泄 所谓"疏泄",即指疏通、畅达、宣散、流通、排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代医家以自然界树木生发特性来类比肝的疏泄作用。自然界的树木,春天开始萌发,得春风暖和气的资助,则无拘无束地生长,舒畅条达。肝就象春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4.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两边的差别十分明显,从而产生了阴阳概念以阳光是否充足为依据。这时的阴阳观念是指实物的,是十分具体的。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事物均存在两种既对立又依赖的关系,从而形成了种两极思维和二元分类法,这就是阴阳学说阴阳就从论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51.html

附:心包络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大主、生命主宰。心与四时夏相通应。心的解剖形态1.心的解剖位置:关于...

http://qihuangzhishu.com/44/11.htm

阴阳胜复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阴阳学说术语。指阴阳对立双方,方亢盛,导致另方的报复,出现阴胜阳复或阳胜阴复的现象,从而影响事物变化过程的转归。阴阳胜复变化规律可解释自然界和疾病过程的变化。如:①气候方面,若某年湿气胜,雨水过多,则来年可能有燥气来复,...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41.htm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两汉之际的谶纬学,《帝王世纪》上说:“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河图括地象》说:“元气无形,汹汹隆隆,偃者为地,伏者为天。”东汉王充吸取了纬书“元气未分,混沌为。 ……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论衡 ·谈天》的积极思维成果,把元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8.html

南政北政阴阳交尺寸反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阴阳易者危。不当其位者病,应左而右,应右而左,应上而下,应下而上也。迭移其位者病,迭,更也。应见不见而移易于他位也。失守其位者危,克贼脉见,而本位失守也。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此二句义,以尺寸言,以左右言,皆以少阴...

http://qihuangzhishu.com/481/336.htm

左肾右命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左肾右命”学说,是用以说明肾的多方面的功能及其在人体的重要性。《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所舍,元气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也。」这是中医文献中中第一次提到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9/316.htm

共找到675,4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