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人中指疔疮生在人中穴处。 【人中】 疔疮生在人中穴处,故名。又称“龙泉”。若生于承浆穴的,名“承浆”;生于口角外方的,名“虎须”,又名“虎渍毒”。皆由肾和督脉二经火毒上攻所致。初起小疙瘩,形如豆粒,坚硬肿痛,兼见寒热等全身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374.html

辨代指蛀节鳅肚论_《疡科心得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失治,以致脓毒浸淫好肉,爪甲溃空,必然脱落。宜用琥珀膏贴之,日久收功。蛀节,又名蛇节,生于手指中节接骨处,绕指俱肿,其色或黄或紫。由火毒凝结而成。治同疔疽。鳅肚者,一名蛇腹。生于手指中节里面,形如鱼肚,故又名鱼肚毒。一指通肿 热,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kexindeji/731-8-48.html

(似指唇而言)_《外科十三方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嘴者生嘴上,初起时可用艾火灸之,痒者须灸至痛,痛者须灸至痒。其治法与鬓同,敷搽、贴熏、服药,无有不愈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shisanfangkao/886-7-6.html

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研,每一两重加冰片一钱,先卷干脓水,吹三四次立愈。 引用:《外科全生集》耳 下载:《外科全生集》chm电子书 苍耳 吹耳 拔毒苍耳 苍耳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耳 苍耳 吹耳 木耳 拔毒苍耳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ersan.html

重舌痰核重?舌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不时用紫雪噙化。舌者,心脾火毒,舌生紫疱,其形如豆,坚硬寒热,疼痛应心,初起宜用蟾酥丸含于舌下,随化随咽,或再三粒,以解内毒;甚者刺之,服黄连解毒汤,兼搽紫雪,及徐徐咽之即愈。方剂:紫雪组成:犀角(镑)羚羊角(镑)石膏寒水石升麻(各...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700.htm

膏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青囊秘传》拔膏 《经目屡验良方》拔膏 《梅氏验方新编》拔膏 《急救广生集》拔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青囊秘传》:拔膏【处方】银朱、荔枝肉、蜗牛、鲜虾肉。【制法】同捣为膏。【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贴之。【...

http://zhongyaofangji.com/b/badinggao.html

_外科骨伤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舌生于舌上,故名。 【舌】 疔疮疾患之一。以生于舌上,故名。是由心经郁火成毒所致。其症状为舌面上长豆形紫庖,坚硬痛剧,甚则出现寒热等全身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392.html

丹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痘科金镜赋集解》拔丹 《疡医大全》拔丹 《疡医大全》拔丹 《千金》拔丹 《经验方》拔丹 《外科方外奇方》拔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痘科金镜赋集解》卷六:拔丹【处方】珍珠1钱,牛黄5分,蟾酥3分,麝香2分,...

http://zhongyaofangji.com/b/badingdan.html

_五官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耳指生于外耳的疔疮。 【耳】 指生于外耳的疔疮,多属肾经火毒引起,疔疮色黑根深,又名“暗”。发作时痛如锥刺、寒热头痛并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482.html

_外科病症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又称为“疔疮”。外科常见病之一。因其坚硬而根深,形如钉状,故名。多因火热之毒蓄结所致。的名称很多,常以发病部位及症状而定名,如“面”,“指”,“足”,“烂”,“红丝”,“疫汀”等。临床表现;初起形如粟粒,上有白色脓头,形虽小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ding-1634.html

共找到157,7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