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参与Ⅰ型变态反应,因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作为Ⅰ型变态反应的辅助诊断指标,而且可作为疗效判定的指标之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用白细胞分类计数法,也可以用直接计数法,目前多采用后者。该类细胞的胞浆颗粒中富含碱性...
...(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参与Ⅰ型变态反应,因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作为Ⅰ型变态反应的辅助诊断指标,而且可作为疗效判定的指标之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用白细胞分类计数法,也可以用直接计数法,目前多采用后者。该类细胞的胞浆颗粒中富含碱性...
...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有粒白细胞又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用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图5-2)。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颗粒。在电镜下呈梭形或椭圆形,密度较大,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此种颗粒在较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多见。严重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常显示酶的活性显著增高。 (3)空泡:粒细胞胞浆中...
...热带肺嗜酸细胞增多,热带嗜曙红细胞增多症 热带性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tropical eosinophilic pulmonary infiltration,TEPI),又称Weingarten综合征。...
...淋巴结内可找到微丝蚴。其他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弓首蛔虫感染也有可能引起本症。 (二)发病机制 组织病理学表现与病程有关。急性期可见肺泡、间质、支气管周围和血管腔内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可形成嗜酸性微脓肿和肉芽肿,在微脓肿中心可找到变性...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正常参考值】杆状核绝对值:0.004~0.5×109/L杆状核百分值:0.01~0.05或(1%~5%)分叶核百分值:0.5~0.7或(50%~70%)分叶核绝对值:2~7×109/L【异常结果分析】...
...临床表现 多为中年起病,女性多见。其临床症状与内源性哮喘相似,有的患者可咯出小的痰栓或支气管管型,内含大量嗜酸粒细胞和(或)真菌菌丝。随着病程的发展,可见到5个临床期:①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哮喘,ige常大于2500ng/ml,皮试阳性伴...
...临床表现。白细胞数可达50×l09/L。粒细胞胞浆中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NAP反应强阳性。Ph染色体阴性。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大多正常。原发病控制后,类白血病反应亦随之消失。 3.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脾...
...100×109/L以上,血片中大多为中性杆状核和晚幼粒细胞,其余为分叶核、中幼粒、早幼粒和少数原始粒细胞。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亦增多。早期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轻度减少,血小板正常或增加,晚期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在血象方面须与类反应相鉴别。 骨髓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