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军事制度、医学教育和卫生保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医事制度(一)医官制度三国时期,魏承汉代医官制度,有太医令、丞、尚药监、药长寺人监、灵芝园监等官职。《太平御览》引《玉匮针经序》中有吴置太医令的记载,蜀汉医制无考。晋代承袭汉魏官制,设有太医令等职。据记载:晋代太医令铜印墨绶,统属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11.htm

中医医案学的历史与成就_【中医宝典】

...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这不仅说明彼时医学已经相当成熟、齐备、有详细的分工,而且已经制定出完善的医事制度和考核标准。这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重的是西周时期的医疗行政长官为了制定他所管辖的医生俸禄的多寡而做的年终考核所凭借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1.html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220年)秦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太仓公淳于意首创“诊籍”,其中“韩女内寒月事不下”及“王美人怀子而不乳”的病案,是妇产科最早的病案。到了汉代,妇产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药物堕胎、联体...

http://qihuangzhishu.com/81/3.htm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220年)秦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太仓公淳于意首创“诊籍”,其中“韩女内寒月事不下”及“王美人怀子而不乳”的病案,是妇产科最早的病案。到了汉代,妇产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药物堕胎、联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1-2.html

满族、达翰尔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医药简史_【中医宝典】

...通过萨满教传授到民间,对民族人口的繁衍和保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满族在医事制度和医药活动中都有自身的特色,如太医院、御药院、尚药局及各路、州、府设置医药机构等等。然而这些医药活动内容已经改变为以传统中医药为主了。 清代以来,上述北方少数民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31.html

中药库工作制度_《医院药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药品管理法”规定进行药品采购,不得购进伪药劣药和非药用品,采购人员应自觉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廉洁自爱,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把好药品质量关,保证人民用药安全。4.坚持按正规渠道进行,严禁由私人手中购进药品。(二)仓库保管1.药库应保持干燥...

http://qihuangzhishu.com/1014/66.htm

药品检验室工作制度_《医院药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应清楚完整,不得任意涂改,妥善保存三年以上备查。(七)执行留样观察制度,普通制剂留样至该批制剂用完后一个月。灭菌制剂留样一年。定期对留样进行质量考查,并做出质量分析。(八)药品检验室每半年写出一份本院药品质量情况综合报告,经科主任审阅后,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014/53.htm

药品制度法_《寿世青编》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药之制度,食品之调和也。食品之加五味,非调和不能足其味。次药有良毒,不藉修治,岂能奏效?假如芩、连、知、柏,用治头面手足皮肤者,须酒炒,以其性沉寒,借酒力可上腾也。用治中焦,酒洗。下焦生用。黄连去痰火,姜汁拌炒,去胃火,和土炒;治吞酸,同...

http://qihuangzhishu.com/883/56.htm

护理心理学正在推动着护理制度的改革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护理工作与其它医疗工作一样,也是受一定的医学模式制约的。回顾我国护理科学的历史,考察护理界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的护理工作基本上是在生物医学模式的规范之中,实行的是功能制护理。按人体的不同功能进行分工操作护理的制度渊源于工业上的流水作业...

http://qihuangzhishu.com/967/284.htm

降压食疗--芹菜_中医食疗药食同源_【中医宝典】

...中医有医食同源之说,既许多药品也是食品,有医食同用之功效,甚至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中国古代医事制度已有“食医”这一科,它是专门管理饮食卫生与烹调的机构。下面介绍可降血压的芹菜及其食谱,芹菜是治疗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首选之品。 芹菜是一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347.html

共找到7,2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