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受传医案——表虚复感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麦冬、五味子敛阴止汗。三诊患儿外感已去,肺卫不固、营卫不和症状较为突出,故治疗选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其中以桂枝汤调和营卫,煅龙骨、煅牡蛎收涩止汗,共奏补虚调和阴阳之功。 [选自万力生.汪受传儿科临证医论医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03.html

江南杏林一奇葩——龙砂医学说概(上)_【中医宝典】

...□ 吴厚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顾植山 江苏江阴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 在锦绣江南的长江之滨,历史名城江阴城东,矗立着两座秀丽的小山——龙山和砂山。江南杏林的一朵奇葩——“龙砂医学”就发源在这里。 “龙砂医学”形成于宋末元初 考察“龙砂医学”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97.html

痰饮内阻呕吐宜暖舒_【中医宝典】

...痰饮内阻的患者,体形多素来肥胖或消瘦,肥胖者喜食肥甘,消瘦者进食很少。二者均有脾运失调,水谷不化,聚而生痰饮并停滞于脾胃,胃失和降,导致恶心呕吐。护理此类呕吐病人,需注意以下几点: 1.因为痰饮为阴邪,得温则化,所以周围环境以温热为好。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133.html

伏暑_《吴鞠通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钱) 柴胡(三钱) 煨草果(一钱) 半夏(六钱) 生姜(五钱) 大枣(二个)十一日 内而痰饮蹯踞中焦,外而寒暑扰乱胃阳。连日已夺去成痢疾之路,一以和中蠲饮为要。盖无形之邪,每借有形质者以为根据附也。青蒿(三钱) 小枳实(三钱) 黄芩炭(钱半...

http://zhongyibaodian.com/wujutongyian/659-6-2.html

《旧德堂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旧德堂医案》提要 《旧德堂医案》序 自叙 小叙 《旧德堂医案》正文 ...

http://qihuangzhishu.com/1246/index.htm

痰饮的原因_痰饮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邪侵犯肺、脾、肾等脏,使水液敷布,排泄失常,或致三焦水道失畅,影响水液的正常代谢。乃致水湿停聚,酿成痰饮;如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煎熬津液而成痰;或素食肥甘、嗜酒,亦能引起湿聚而生痰,一般以质稠浊者为痰,...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TanYin339224.htm

古今医案谈_【中医宝典】

...在浩如烟海的祖国医学文献资料中,有着大量的医案。所谓医案,实际上就是中医治病的原始记录。在医案内,不仅确切记有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发病时间、疾病症状,还如实地反映了医生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的情况,病人服药后的一系列变化、转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53.html

医案的解释_医案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中医治病时对有关症状、处方、用药等的记录,多用做书名,如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近人秦伯未的《清代名医医案》等 medical case...

http://hanwen360.com/c/341149.html

丁香导痰饮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魏氏家藏方》丁香导痰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魏氏家藏方》:丁香导痰饮【处方】半夏8两(汤泡7次)7钱半,丁香(不见火)7钱半,附子(炮,去皮脐)7钱半,甘草(炙)7钱半,白豆蔻7钱半,陈橘皮(去白)半两,缩砂仁半两,肉桂(...

http://zhongyaofangji.com/d/dingxiangdaotanyin.html

徐迪三医案——痰火阻肺(痉咳期)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选自罗和古,曾令真,朱秋俊,等.儿科医案·徐迪三医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32]...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71.html

共找到46,8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