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草研究中的创新_【中医宝典】

...研究角度变换、研究深度掘进、研究层次提高、新史料发掘、新理论新观点提出,等等,只要以科学态度进行研究,发前人之未发,都可以称得上创新。 本文之所以提出本草研究创新问题,是因为目前已经出现了研究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现象。造成这些现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01.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章评析

...苦闷。其实他唱出是没落阶级挽歌。并不是人们不了解他。而是历史抛弃了他。”(《老子新译》)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样观点。他说,“历史却并没有冷落了他。单说先秦时期吧:相传春秋时叔向、墨翟,战国时魏武侯、颜触,都曾称引过他的话;庄子则颂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司马迁出生年份争论_历史学家_【文学360】

...“建元六年说”者,千方百计证明《博物志》是对,而认为张守节《正义》记载是错误。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博物志》该条所录是汉代记籍簿,它记载着司马迁姓名、年龄、居住地、官爵、拜官年月和俸禄等等。如此详细而真切,是录自汉代文书,其...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00.html

史记·七十列传·刘敬叔孙通列传解析

...他们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此评论道:“夫高祖起于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耶!”这分明是对君权神授观点否定,反映了司马迁对历史发展进步见解。传文中还对汉代儒生真实面目进行了入木三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249.html

史记写作背景_史书_【文学360】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探求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神秘力量,而是重视天人之间关系演变,从而了解“古今之变”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撰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21.html

政府应急管理国际论坛将办_【中医宝典】

...经济学博士中心等单位举办论坛,将就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危机处理原则和方法、政府应急管理国际经验与教训等主题展开讨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678.html

史记贡献_史书_【文学360】

...各种人和事都包容在一部书里呢?司马迁在前人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历史编纂学方法。“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言行和政迹;“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重大事件;“书”记录了各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17.html

杨恽对《史记》传播贡献

...由于司马迁生前就一直防着《史记》被汉武帝焚毁。他在《报任安书》里说,《史记》写完之后,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司马迁充分考虑到《史记》内容有批判性,很有可能被武帝焚毁,就安排了一些保护措施。比如说,藏在深山里,你想烧也找不到...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29.html

班固《史记》_史书_【文学360】

...现在有许多人以为说司马迁写了《史记》乃是班固“发明”,此种说法大可存疑。 不错,班固及乃父班彪确实曾称司马迁之书为《史记》,但在班氏父子辞典中,“史记”却是作为一个比较通用名词而非专称出现。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引几段《汉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34.html

史记文学史评论_史书_【文学360】

...一、司马迁生平及《史记》成书 1、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夏阳龙门。其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对诸子百家学说皆有研究。司马迁少年聪慧,又转益多师,向当时许多大学者问学,打下深厚学术基础。 2、20岁时,司马迁开始漫游各地,亲身领略民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919.html

共找到846,1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