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_《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或谓持鉴以索貌者,不能得其腠理,而按方以索病者,亦不能神其变通,甚矣,方书之不可尽信也。嗟夫!方亦何负于人哉?唯不尝试,方不经验,漫立局以幸中者之过也。乃是编也者,首察病原,以补东垣之缺,次辨药力,以佐仲景之偏;论证则由标本以及经络,审...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an/823-4-0.html

发皇古义 融会新知——《新安医学精华丛书》评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归纳总结了新安医学的方药成就,介绍了新安医家44首原创方剂、40味常用中药,阐述了新安医家对药物性味功效等的独特见解和灵活变通运用。 《针灸》分册对新安针灸医家在理论学术和临床上的特点作了分析,对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汪机《针灸问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91.html

谈古论今话粥_【中医宝典】

...很多药膳厅和粥店,供应多种花色的粥品,使中国粥在国际社会中大放光彩,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综观古今和历代医家的反复实践证明:粥确实能够防病治病,它虽系食疗小技,一旦经过名医之手,辩证选用,恰到好处,实属防病治病的良方。 有感如此,兹作粥疗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55.html

大剂量治危重症的新篇章——读仝小林教授《重剂起沉疴》有感_【中医宝典】

...临床实践。下篇是古今医家重剂用药经验的集萃。 上篇以详实的考证论述了经方大剂量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安全性,并提出了至关重要的大剂量应用范围,“我们提倡的经方大剂量,是针对特定的病情——急、危、重症,特定的阶段——急性发作,使用大剂量来遏制病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070.html

赵炳南_赵炳南辨证经验及常用方药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治疗热毒为病的立法、处方、遣,即可显示赵炳南诊治热毒证的系统性和规律性。赵炳南对于体表感染初起、毒热入于气营、毒热入于营血以及毒热耗伤气阴、毒热未尽的不同疾病阶段,形成了具有规律性经验方药,除此之外,他还单独创立消痈汤,由金银花、连翘、...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obingnan/1124-5-0.html

阳虚怔忡案 李恩宽运用温阳法临证经验(2)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益气活血之品,或加补益肾气之物,或加重镇潜降之类,实为随证运用而已。在治疗的同时,李恩宽老师嘱患者逐次减少美托洛尔缓释片的用量,期间附片曾一度用至120克,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直至患者停服所有西药,治疗近一年,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未诉明显不适,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214.html

中医医案学的历史与成就_【中医宝典】

...、余瀛鳌《现代名中医类案选》、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以及拙作《古今名医医案选评》等。其三,医案的研究方法已呈多元化,并增入了电子计算机程序,如姜良铎在董建华的指导下,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古今700多医家10009则温病医案进行分析,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1.html

唐代医家王焘的故事_【中医宝典】

...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问世后一个世纪,唐代又出了一部医学名著,它就是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被历代医家称为“世宝”,医家普遍认为:“不观《外台》方,不读《千金》论,则医人所见不广,用药不神。”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00.html

于尔辛_证治经验:肝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1、辨证为先 肝癌,尤指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个常见的肿瘤疾患,虽然祖国医学没有肝癌这个具体名称,但在历史文献中均有其相应的症状描述,如“肥气”、“息贲”、“胁痛”、“痞满”、“臌胀”、“黄疸”等,不过多数现代医家还是辨其为“(疒征)瘕积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uerxin/470-2-2.html

田缺苗实用补救经验_【中医宝典】

...实用补救经验以供药农朋友参考。 做好种播前处理 要提高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应力争一播全苗,必须在选育良种的同时,做好药材种子的播前处理工作。有的药材种子虽然是新种子,但如果未经处理或处理技术不正确,仍会出现种子发芽率低、或不发芽的现象,引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197.html

共找到154,6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