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药谨防“药物热”_用药常识_老年用药_【中医宝典】

...“药物热”是指使用了某种药物后所引起的发热。近年来,“药物热”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老年病人尤为多见。 引起“药物热”的主要原因是用药不当。如有的病人服用放置时间较长或因存放不当而受到微生物、毒素等污染的物品;有的老年病人由于忘记...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905.html

孕妇产后用药有禁忌_用药常识_孕妇用药_【中医宝典】

...哺乳期的妈妈不要轻易服用维生素B6、雌激素、阿托品类和利尿类等西药,还有炒麦芽、花椒和芒硝等中药,这些药物会减少乳汁分泌。 哺乳期妈妈慎用的还有磺胺类药物,这些药物可导致新生儿溶血、新生儿黄疸;另外,妈妈们使用抗真菌素药物时,局部用药方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095.html

用药法程_《本草便读》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赤入心.白入肺.黑入肾.臊入肝.焦入心.香凡用药须知质之轻者.能浮能升.可以上入心肺.质之重者.能沉能降.可以下行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酸咸无升.辛甘无降....

http://qihuangzhishu.com/734/8.htm

心血管病常见用药误区——证据不肯定用药针对性不强_【中医宝典】

...同时结合患者的意向性,形成指南—医护—患者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制定与施行合理的临床决策。 科学评估是一个动态、连续及复合的过程。譬如,对一个冠心病患者,在用药应该进行以下评估。 (1)患者诊断的证据是否充足,包括心肌缺血性症状、体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922.html

怀孕“早早期” 用药需谨慎_用药常识_孕妇用药_【中医宝典】

...在怀孕后两周内,一般很难发现自己“有喜”了,这段“早早期”可谓安全用药的“盲区”。故在准备怀孕期就医,就要主动和医生讲明自己正准备要小孩的情况,使医生在选取药物时有所顾忌。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内科门诊庄主任指出,有不少女性并不一定按照排卵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081.html

准妈妈用药不当 小宝宝安康不保_用药常识_孕妇用药_【中医宝典】

...可使胎儿染色体畸变。 碘化钾、抗甲状腺药(他巴唑、硫氧嘧啶):可致胎儿甲状腺肿、呆小症。 另外,使用大剂量的巴比妥类药物,常常会伴有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害。总之,孕妇不能因为怀孕而讳疾忌医,但也要根据病情,遵医嘱用药,且用药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111.html

口腔念珠菌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口腔念珠菌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口腔念珠菌以局部治疗为主,但严重病例及慢性念珠菌感染常需辅以全身治疗才能奏效。 1.局部药物治疗 (1)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本药系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常用药物。用于哺乳前后洗涤口腔,以消除能分解产酸的残留凝乳或糖类,使口腔...

http://jb39.com/jibing-zhiliao/EKouChuang268582.htm

孕妇使用非处方药应注意哪些问题_用药常识_孕妇用药_【中医宝典】

...①孕妇用药的最危险时期是妊娠开始的3个月,此时胎儿正处于发育形成期,最易受药物的攻击,如引起胎儿畸形、流产,因此,在此期间尽量不用任何药物,如必须用药应咨询医师权衡利弊后再用。 ②因病情必须用药时,疗程尽量缩短,切勿长期服用。 ③即使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8100.html

高血压用药_【中医宝典】

...近年来,高血压高的治疗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也层出不穷。然而,许多高血压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压控制得比较满意,但患者的血脂水平却出现增高。血脂增高,血液粘度增高,容易发生血管栓塞,引发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中风。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7417.html

防治便秘药用药须知_【中医宝典】

...外出或其他任何特殊环境的改变,不要抑制排便或忽视排便意识;同时还要避免过于精细的饮食,多食水果蔬菜等含纤维多的食物,多喝水,特别是清晨刚起床后,立即喝一杯凉开水有利于预防和治疗便秘。对长期有卧床者,注意勤翻身,多作腹部按摩;年老体弱者还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294.html

共找到260,6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