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五章: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_道家_【文学360】

...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的道理。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无二亦无三,只是东西方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罢了。 接着,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这段谈“天”“地”,却又忽然钻出一个“王”来,王是代表人。依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天、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8.html

老子第三章:寇准的胆识_道家_【文学360】

...后花园钓鱼、五路退兵的心情,还更紧张沉重,只是不能不好整以暇而已。这就是道家的妙用,也就是老子的“欲取姑予”的姿态。 因此,也就难怪在政治上反对派的死对头王钦若,事后趁间在宋真宗面前用了句挑拨的话,就使寇准再也不得重用,守真宗在澶渊之役...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8.html

老子的解释_老子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中国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书的史官),后隐退著老子把宇宙万物的本体看做“道”,认为它是超越时空静止不动的实体,是产生整个物质世界的总...

http://hanwen360.com/c/321543.html

老子第二十一章:春秋时代南北文学的境界_道家_【文学360】

...文化思想,就与南方不同,北部的人们,行为笃厚,气质浑厚。南方出来的人物,像卡特就很有问题。这很奇怪,只由于东、南、西、北地区方向的差别,冥冥中影响山川人物以及文化的异同问题,和易经象数的法则又大有关系。 老子,在“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2.html

易类 类_郡斋读书志

...古经何当亡哉! 石经周易十卷,周易指略例 右伪蜀广政辛亥孙逢吉。广政,孟昶年号也。“乾,健也”以下有韩康伯注,略例有唐四门助教邢�注。此与国子监本不同者也。以蜀中印本校邢�注略例,不同者,又百馀字。详其意义,似...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030.html

道教三清:道德天尊与老子_道家_【文学360】

...还是另有智慧? 走出函谷关的老子,除了给人们留下道德经外,再也没有任何别的信息,直到现在,老子晚年究竟去了哪里,最后死在哪里,都是一个历史之谜。而道德经也像部谜一样,让后人有不尽的话语空间,道德经所阐述的道的精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1.html

老子第二十六章:谁肯放下自私的包袱_道家_【文学360】

...笑话过了,再来正经的。读本章这节原文的深意,以我个人的浅见来说,已如上面讲过,正是老子指明“人法地”的准则。我们生命立足点的大地,负载万物和一切,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万物付于任何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静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说明_老子集注

...说明 普遍认为老子部晦涩的 理解这部困难的的最好就是“逐字逐句”地去读它。也就是说,从基础的基础作起。 人们指责,这种或许是愚蠢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因为年代久远,令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某个字、某个词或某句话可能...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8.html

注_老子集注

...。只不过孔子的“礼”一经实行,就很难再有能力进行扩张,而且也很难“不割”了。 [75]管子认为难以建立大一统的中央帝国。虽然秦始皇作成功了,但并没有保持下来。而以后的历代王朝的又如何呢?情况恰恰如老子在这里的:“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82.html

老子集注在线阅读

...普遍认为老子部晦涩的 理解这部困难的的最好就是“逐字逐句”地去读它。也就是说,从基础的基础作起。 人们指责,这种或许是愚蠢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因为年代久远,令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某个字、某个词或某句话可能根本就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30.html

共找到898,2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