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泻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补泻即补和泻是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 【补泻】 补和泻是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补”,主要用于治疗虚证。“泻”,主要用于治疗实证。在针灸疗法中的补泻主要是通过应用不同手法以产生不同刺激强度与特点而取得的。古代应用的针法补泻种类很多,主要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00.html

手指补泻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操作过程的各种手法总称。见《针指南》。《难经·七十八难》有:“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纳)针也”的论述,强调左手按压等动作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窦默因将有关针刺的各种辅助手法总称为手指补泻法,其十四条。后来在《金针赋》、《针灸聚英...

http://qihuangzhishu.com/193/837.htm

虚实补泻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出于隧,以行血气,五脏之道,皆出于十二络之隧,以行营卫血气也。平按:“隧”《甲乙》作“渠”,下同。血气不和,百病乃化变而生于血气,故守隧焉。营卫不和,百病还生血气之中,故守隧以调血气者也。平按:《素问》、《甲乙》“化变”作“变化”;“...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15.htm

十二脏腑图_《经络汇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十二脏腑图(图)【十二经歌】太阳小肠足膀胱,阳明大肠足胃当,少阳三焦足胆配,太阴手肺足脾乡,少阴心经足为肾,厥阴包络足肝方。【十二脏腑表里图】十二脏腑表里图(图)...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huibian/911-7-17.html

针刺补泻的原则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官能》:“用针之服,必有法则。”针灸临床必须根据病症的属虚属实而施行补法或泻法。《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1.html

施行补泻的依据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明辨经络施行针灸首先要熟悉经络理论。《灵枢·本输》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指出针刺补泻法的运用即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针灸的作用主要是调理气血以达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2.html

十二的解释_十二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春秋的別名。 六經和六緯的合稱。 易上下經及十翼的合稱。 儒家的十二部經書。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立石,刻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為十二經。...

http://hanwen360.com/c/93386.html

十二补泻药品_《外科选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朱砂 石膏引 独活 细辛 灯心 圆眼【手厥阴心包络】补 人参 黄 肉桂 沉香 菟丝子 破故纸泻 大黄 朴硝 栀子 乌药温 大附子 肉桂 干姜 沉香 川芎 白豆蔻 柏子仁 乌药凉 黄连 栀子 丹皮 柴胡 薄荷 滑石引 柴胡(桂佐之) ...

http://qihuangzhishu.com/885/26.htm

十二补泻药品_《外科大成》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牛黄 朱砂 石膏(引)独活 细辛 灯心 圆眼手厥阴心包络(补)人参 黄 肉桂 沉香 菟丝子 破故纸(泻)大黄 芒硝 栀子 乌药(温)大附子 肉桂 干姜 沉香 川芎 白豆蔻 柏子仁 乌药(凉)黄连 栀子丹皮 柴胡 薄荷 滑石(引)柴胡(...

http://qihuangzhishu.com/643/13.htm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流注之,子午流注正法不用,仅于兼用十二母子补泻时始用之。(3)天干与地支格内黄色者代表阴日阴时。(4)穴名格内红色者代表闭时,应无穴开,本表中于闭时所开之穴,乃取夫妻合日互用之穴。(5)本表中每日尚余二个时辰(戊癸日各有四个时辰)为闭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8-3.html

共找到154,4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