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十二经脉名称(一)命名原则内为阴,外为阳:阴阳理论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经络系统亦以阴、阳来命名。其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经脉为阳经。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相对应表里相合关系,即肢体内侧面前...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5-2.html

杨永璇_一、重视经络,辨证施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经络学说祖国医学基础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古代经典著作《内经》等书中,已有较为详尽论述,历代医家又不断加以发展和补充,形成了一个周密完整经络系统。杨氏认为经络学说自创始到发展,与针灸有着不可分割关系。例如针灸治病所用腧穴,就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ngyongxuan/581-3-1.html

经络标本、根结、气街、四海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刺法等,均以气街理论为立法依据。(四)四海“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海”江河之水归聚之处。经络学说认为十二经脉内流行气血像大地上水流一样,如百川归海,故《灵枢·海论》指出:“人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2-2.html

神经和经络穴位关系_【中医宝典】

...和气功著作里都有了很系统、科学、全面、具体论述。从古人对经络穴位论述里,在医疗和气功实践中,我们感觉到经络一种 实在物质系统,知道了经络物质对生命重要性和决定性,了解到经络穴位分类、分布、起止流向、性质功能、作用现象、运行规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167.html

经络总论_《针灸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衡。经络运行气血通路。经和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指经脉,犹如途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为络脉,它譬如网络,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系统中的分支。所谓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经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xue/93-2-0.html

经络辩证概要_中医辩证经络辩证_【中医宝典】

...循行之处。正由于经络系统能够有规律地反映出若干证候,因此临床根据这些证候,用经络辨证方法,以进一步确定病变性质及其发展趋势。 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互为补充,二者不可截然分开。脏腑病证侧重于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所出现各种症状,而经络病证则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27.html

眼与经络关系_【中医宝典】

...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这都说明了眼与脏腑之间,靠经络连接贯通,保持着有机联系,经络不断地输送气血,才维持了眼视觉功能。 一、眼与十二经脉关系 十二经脉,三阴三阳表里相合,正经首尾相贯,旁支别络纵横交错。营血在经隧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169.html

太白穴--脾系统首选保健大穴_经络养生_【中医宝典】

...从五行上看,脾属土,所以足太阴脾经又称土经,作为脾经上穴位太白也属土。“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里有平定战乱、利国安邦之能。 太白穴位丁脚内侧缘靠近足大趾处,脾经原穴。所谓原穴,就是这条经络上具有统摄作用穴位,它对相对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390.html

中医理论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系统主体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 十二皮部 十二种常见脉象简述 十五络脉 食物中的阴阳之气 食滞胃脘-脾与胃病辨证 试论三阴三阳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腧穴分类 腧穴学总论 腧穴与取穴原则 睡眠...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lilun-728-1.html

奇经八脉概念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总称,经络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这八条经脉在循行分布及与内脏联系上均有别于十二经脉,故称之为“奇经”。首先,奇经八脉不像十二正经那样遍布全身,如上肢无奇经分布;八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06.html

共找到936,1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