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损奇_《读随笔》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天下有奇,即在常病之中,令人不可捉摸者。族弟成室太早,先吐血,继咳嗽,二年,始得诊之;脉数而涩,以温补脾肾,兼理肺气治之,即愈。半年回家,又接考试,病复发,又半年,始得诊之;身热,时时汗出,咳嗽气急,自言少腹有气上涌,当其涌时,鼻出不及...

http://qihuangzhishu.com/683/99.htm

须辨疑似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为错辨病源,误将胃实认作肾虚。一经纠正,则其效立见。临之间,凡遇显然而独特之脉象,宜加注意,切莫随意放过,当合四诊,详加推求,常能得到意外收获。又如曾诊一八旬老妪,夙患消渴,尿频已司空见惯。忽一日发热,屡问其症,皆曰无之,作外感治不效,...

http://qihuangzhishu.com/1044/6.htm

礞石滚痰丸_《临实验录》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五更泻一,方书多责脾肾阳虚。然究之临床,并非皆然。徐某,45岁,下佐村人。今春丧夫,顿失其伴。悲伤忧郁太过,幽情苦绪纷至。每至黎明脐下作痛,里急泄泻,泻后痛止,已历半年余。其症状不同脾肾虚寒者。为不畏寒,反畏热。常饮冷水,日夜无度。有时...

http://qihuangzhishu.com/115/104.htm

戴氏弘扬丹溪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不可为。君痛迫于心,旦暮号泣,几不能终丧,”乃发愤治,宗师,扬丹溪之旨。宋濂还说:“先生(指朱丹溪)之弟子虽众,得其真切者,惟仲积父子为忧。仲积不幸早逝,原礼以其,行于浙河之西,从之者日益多,由是先生之道,沾被滋广,而三尺之童,亦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15.html

方论(四十二)_《中国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亦见寒医寒。见热热。随时补救之技。非神明其意。运用自如者矣。〔萧氏(埙)医学经纶全集〕一百三十卷 未见萧埙曰。医学经纶全集。凡八种。杂八十卷。伤寒八卷。幼科杂八卷。痘疹十卷。方论八卷。本草八卷。脉四卷。统汇经纶。而各自分帙。女科八卷...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29.htm

路志正_善于抓主--跟师路志正教授日记(一)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深奥的学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不但要中医基础,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可以看一些中国古典著作、国学经典,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学医之功在外”。我遵照路老的话去做,慢慢地在提高,感觉每次抄方都有不同的收获,所以,我试着把每次侍...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zhizheng/1107-2-1.html

相反_《古今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相反,不可治。春夏浮涩,秋冬浮大。老人太过,少壮不及。心痛脾疼,失血泻痢。中恶金疮,浮洪俱忌。伤寒热病,腹满水气。中毒发狂,沉细不吉。产后溃痈,俱嫌洪实。咳嗽沉伏,虚痛搏指。喘急细微,痿痹紧急。中病脉坚,外病脉涩。汗出脉盛,头痛短涩...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8-30.html

中西医理论的根本差异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造福人类的主流医学。 但是,人毕竟不仅仅是一部可拆可卸可安装可还原的机器,人至少应具备五种不同的属性:1、自然属性的人,2、社会属性的人,3、精神心理属性的人,4、候信息属性的人,5、组织结构(包括器官、细胞、分子)属性的人。单纯针对人的...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81.html

先兆在疾病预测学中的重要意义_《中医疾病预测》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途径,因而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保护人民健康、推动生产力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先兆不但可出现在疾病的萌芽阶段,而且在疾病的转化和危重阶段以及并发证的前期皆可披露,掌握先兆的规律,必然有利于中诊断水平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28/6.htm

《脉辑要》及《脉辑要评》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肤见所得,系之于后编为是书,名日《脉辑要》。所以他的书是法古而又及于今的,除去对寸口脉不分三部以配脏腑,以及他提出的“已有此当诊其脉、以察其阴阳表里虚实热寒而为之处措,安可以万变之预隶之于脉乎”的观点以外,与后世脉法的区别不是很大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4.html

共找到126,2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