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在延边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人民政权——吉林省延边专员公署。在专署民政科内设保健股,主管卫生行政,各县(市)也在民政科内指定一人兼做卫生工作。1946年6月,延边专署颁布“重新认可汉医暂行条例”,重新登记了日伪时期从事...
...摘要:易学与中医学的会通问题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一个特定的层面即思维方式的层面探讨了这一问题,提出“象”思维是医易学共同的思维方式,是医易会通的交点。“象”思维包括“象”思维方法和“象”思维模型,本文认为“象”思维方法是一种模型...
...原则是使各个单体的部分在整体上达到平衡。整体性的强调使得中医看起来特别有“哲学气息”。且不说这个,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儒学文化”也是跟中医有着很大的关联的,特别是唐宋以后,许多医学名家兼通儒学,或儒者兼通医学,亦官亦医,皆被...
...五代少数民族医学 隋唐五代医学著作 两宋时期医学 两宋时期医政法令、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 一、医政法令 二、医事制度 三、医学教育 两宋时期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 两宋时期卫生保健与养生 两宋时期基础医学的进展 一、解剖学 二、病因学和诊断学...
...46年(1780年)迁居戴窑镇。第五代传人史南华立祖训:“以人为本,待人以诚,以和为贵,德高医精,从善行医”。其好友康汝英赠联:“一宦一医祖孙济世,学贤学圣诗礼传家”,并由名家徐退(约1821~1903)书写,可惜毁于“文革”。 第七代传人...
...胃气)”的意义,从而对后世医家,尤其对其传人李杲、王好古、罗天益及其子张壁的医学创新思想和“易水学派”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所倡导的主要学术主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倡脏腑辨证学说。张元素受《内经》、《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等...
...医药传入日本以后,得到日本朝野重视,在日本出现了许多以研究中国医学而著称的学者,他们撰写了不少研究中国医学的巨著。如公元808年日本平城天皇的侍医出云广真等编成《大同类聚方》100卷,就是参考传入日本的中国医籍《黄帝内经》、《针经》、《脉经...
...传到中国编入《回回药方》 成吉思汗于公元1206~1227年率军西征中亚,其孙旭烈兀西征阿拉伯哈里发帝国,期间有很多阿拉伯医书被带到中国。据《元史》记载,1273年阿维森纳《医典》等阿拉伯文医书已被收藏在中国国家档案馆——元秘书监内。14...
...太医令,烈祖好食饴,喉中噎,国医莫能治。廷绍独谓当进楮实汤,服之果愈。或叩之,答曰∶咽因甘起,故以楮实汤。□字明远,新安婺源人,以医鸣世,十五代至嘉,以儒通医,活人尤着。宋理宗不豫,召至,一进药,遂安。□为宋朝医,有超见,论病源皆深究《素》、...
...昔苏文忠公云∶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粤自轩岐而降,代有传人,博览群书,方称国手。或谓望而知其病者,谓之神;闻而知之者,谓之圣;问而知之者,谓之工。至于诊脉浅深,呼吸至数,而后能疗治者,得巧之道焉。夫如是则临证施治,宣通补泻,岂徒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