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三国以后,与外国的陆上、海上交通均已逐渐发达,交往逐渐开展,其间自然也带来了医药卫生方面的交往。一、中印医学交流中印两国,都是古代的文明古国,各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两国的医学在古代都已十分发达。早在后汉时期波斯籍佛徒安世高开始翻译佛经,其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8.html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宋辽金游次公的《卜算子·风雨送人来》类型:抒情原文如下: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 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http://wenxue360.com/mingju/848.html

濒湖脉学·_《濒湖脉学》

...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愊愊然《脉经》。 愊愊。坚实貌。 《脉诀》言:如绳应指来。乃紧脉。非实脉也。 【体状诗】 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愊愊强,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 【相类诗】 脉浮沉有力强,紧如弹索转...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51.html

浅述古代医学书目的学术特点_【中医宝典】

...关键词:古代医学书目 发展状况 学术特点 古代医学典籍浩如烟海,至今有些仍存于世,亦有许多随时光的流逝而佚亡,湮灭或因战乱兵燹而损毁。我们今天能够对古代医学典籍的流传、保存状况有一个概貌的了解,对古代医学的学术发展状况有所了解,现存的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70.html

虚劳咳嗽兼外感热证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抚顺一童,九岁,因有外感热久留不去,变为虚劳咳嗽证。病因 从前曾受外感,热入阳明。医者纯用甘寒之药清之,致病愈之后,犹有些些余热稽留脏腑,久之阴分亏耗,浸成虚劳咳嗽证。证候 心中常常发热,有时身亦觉热,懒于饮食,咳嗽频吐痰涎,身体瘦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40-4.html

辽夏金元药物学和方剂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元世祖命撒里蛮、许国帧召集各路医学教授增修本草著作,撰成后命名为《至元增修本草》。已亡佚。元代崇尚医学,设立医官,常以《内经》、《本草》、《伤寒》等书为题考核医官。御诊太医尚从善有鉴于此,于至顺二年(1331)撰成《本草元命苞》9卷,以便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5.html

第三十七回 厌越述紫蒙风土阏伯沈共参商_《上古秘史》

...不料沈结识一班无赖流氓地痞,专 来和臣为难,不是将臣所种的桑树砍去,就是将臣所用的耕牛毒死。帝想,臣还能忍得吗?” 沈在旁,听到此句,再也耐不得了,便又俛着说道:“帝不要相信他,他带了一班盗贼,将臣所居的房 屋都烧了许多,帝想臣能忍得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3206.html

河北医学史上的名家_【中医宝典】

...研究的尝试。 十九世纪晚期开始,中西汇通思想开始逐步发展起来。河北医家张锡纯在其“吾人生古人之后,贵发古人所未发,不可以古人之才智囿我,贵以古人之才智启我,然后医学有进步也”思想影响下,提出了“衷中参西”的汇通观,迈出了在临床中实践中西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627.html

序二_《医学摘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兢兢业业,惟恐不得此道之真传。今幸遇庆云阁先生临学,手出《医学摘粹》一书。范读之恍然如得渡津之宝筏焉。观其所着伤寒,将表、里、寒、热、虚、之专证,兼证,分类列清,以补原书所未及,发二千年未发之秘,真仲景之功臣也。所着杂证,专取古方。其有古方所...

http://qihuangzhishu.com/648/3.htm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宋辽金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类型:四季原文如下: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

http://wenxue360.com/mingju/2421.html

共找到108,0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