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发展迎来全球机遇_【中医宝典】

...近年来,面对现代医药特别是西药的一些窘境,天然药物在全世界获得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10年内在世界上全面兴起。 近日在“药都”河北省安国市举行的首届中药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指出,中药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91.html

清代医家传记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甚多,治病多奇,名振大江南北,民间多有传说。 所著《尚论篇》《寓意草》《门法律》合刊本称《喻氏三书》。另有《伤寒抉疑》或以《问答附篇》附于《尚论后篇》。《生民切要》二卷,今未见。 二、傅山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9.html

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陈氏之删削不录,形成所谓十篇《伤寒论》洁本,并由此流行。 3、从方剂入手研究《伤寒沦》的医家 清代有一些医家的研究以探索张仲景辨证方之所以然为线索,强调见什么证,用什么方。代表者有柯琴与徐大椿。二家之间的不同在于是否经立论,此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4.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成吉思汗孙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的斗争于1260年继承汗位(世祖)。即位后,仿效中原王朝建元中统,至元八年(1271)又蒙古国号改为大元,翌年迁都大都(今北京)。至元十六年(1279)灭南宋,结束了长达三四百年的藩镇割据和诸民族政权并存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4.html

清代少数民族医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鉴于我国少数民族医学有相当多的民族医学在分期上有本民族及该医学体系的特殊性,有时很难与汉族中医的历史分期一致,故本节明清时期民族医学的发展情况放在一起讨论。 一、蒙医学 蒙医学在十六世纪以前,经历了一段实际经验积累的时期,这在前面有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7.html

少数民族医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了一些药物方面的知识。 藏医学的形成据载:藏历木狗年出生的吐蕃王朝第二十八代赞普拉妥妥日年赞(254~374)在位时期,从天竺来了两位医生,名为戈齐碧齐和碧戈拉孜在西藏民间行医,传授医学知识,对本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赞普把他请到永布拉岗...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9.html

医师贾某序_《脉确》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则逆之.果能此道矣.则去夫先之所治.虽不.不远矣.乌伤.贾思诚.濂外弟也.尝同濂.师事城南闻先生.学治经.久之复受说于彦修宋先生.治疾有奇验.荐绅间多为赋诗.而属濂以序.濂为直疏历世群书之得失.而最思诚以学人如此....

http://qihuangzhishu.com/278/43.htm

临床各科医疗经验的积累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代表人物,但在专科医师、外科专著以及一般外科医疗水平等方面,两晋南北朝时期则明显的超过了前代。 外科医师:《晋书》、《魏书》可见有“金疮”、“折伤”之设。如:前赵国君刘曜,公元329年与石勒交战,伤十余,通者三,被俘,“幽曜于河南丞,...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42.html

俞樾废除

...俞樾被认为近代中国主张废除的第一人,他提出“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他在治经之余,对中医药学也有所研究,且能处方治病。在《春在堂全书·读书余录》,有“内经素问”篇四十八条,乃俞氏校读《素问》所做的札记,也是他用考据学方法对中医...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375.html

医圣张仲景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0.html

共找到452,7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