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于寒春必温及冬不藏精春必温治法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尝读《内经》有“伤于寒,春必温”之语,此中原有深义,非浅学人所易窥测也。乃笃信西说者,据病菌潜伏各有定期之说,谓病菌传于人身,未有至一月而始发动者,况数月乎?因此一倡百和,遂谓《内经》皆荒渺之谈,分毫不足凭信。不知毒瓦斯之传染有菌,而...

http://qihuangzhishu.com/513/350.htm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winter] ,四时尽也。——《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诗·邶风·谷风》...

http://hanwen360.com/x/51AC.html

夏治,艾灸效果也不错_【中医宝典】

...□ 李尤佳 河南省中医院 中药贴敷是“夏治”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实,对于一些皮肤高敏或有其他不适宜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的人,还可以采用艾灸、饮食疗法、拔火罐、热疗(日光浴、远红外舱、温泉疗法、沙滩浴)等疗法。 最常见的是艾灸,河南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284.html

进补话膏方_【中医宝典】

...中医治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膏方主要有外用和内服两类。外用膏方多用于治疗外科疾患或内外治,内服膏方分为成药和膏滋方两类。医疗及日常生活是所提及之膏方多指膏滋方。 膏方的历史 膏方起源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东汉张仲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449.html

阴阳内外生有纪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浅而后深,故络脉之邪盛,而后入于经脉。络为阳,故主外。经为阴,故主内。如寿夭刚柔篇曰∶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也。凡后六经之上下,五色之为,其阴阳内外皆同此。)少阳之阳,名曰枢持,(枢,...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4-5.html

药用植物珊瑚叶霉病_【中医宝典】

...药用植物珊瑚叶霉病珊瑚 学名Solanum pseudocapsicum L.别名珊瑚子、玉珊瑚、红珊瑚、野辣茄。属茄科小灌木,以根入药。具止痛之功效。安徽、江西、广东、云南均有栽培。 症状温室中栽植的珊瑚易发病。初在叶缘处产生褪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4377.html

秋伤于湿生咳嗽大意_《时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佐。如秋末伤燥,不即发者,燥气内侵乎肺,肺失清降而作咳,名曰干咳,治宜理肺为主,润燥为佐。总之不越两太阴之治也。斯言伤湿伤燥而咳嗽者,皆由秋令之伏气而发于。其即发者,仍归伤湿秋燥门中治之。痰嗽痰嗽者,因痰而致嗽也。夫作嗽之,风、寒、暑、...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710-13-1.html

蔡柏春_二、治崩漏、重肝脾,须标本兼顾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加熟大黄炭9g 人参3g 三七3g;5.气虚下陷,用升麻炭4.5g 柴胡炭4.5g;6.固涩用煅龙骨12g 煅牡蛎30g 赤石脂9g。2.血不归经宜清、气虚血脱宜补。蔡氏治疗崩漏,在机上十分强调对开阖不当和固摄无权,以及血及气和气病及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aibaichun/567-4-2.html

小儿夏治怎样穴位贴敷_幼儿期保健_【中医宝典】

...夏治是中医学中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现今应用广泛,在小儿诸多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作用机制 一般认为中药穴位贴敷的作用机制是药物的透皮吸收发挥作用与剌激经络穴位对人体发生调节的双重效应。中药穴位贴敷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肝脏的首...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850.html

进补宜选膏方_【中医宝典】

...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调治为基本原则,滋补与疗疾全面兼顾,御与治病有机结合,一人一方,一人一料,把治疗药物与相关补品、食品及胶类等融为一体,剂型独特,疗效明显,服用方便,体现了鲜明的中医特色。 膏方的开展有着很高的医师业务素质要求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28.html

共找到173,7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