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在易》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撰于1809年 序 卷一 十二官 六脏六腑纳甲诗 内景说 心说 肝说 脾说 肺说 肾说 胃说 胆说 大肠小肠说 三焦说 手心主说(即心包络) 膀胱说 命门说 附录高士宗部位说 经络易知 十二经脉起止图 十六络穴图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shizaiyi/index.html

改正内景之图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改正内景之图(图)心系七节,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以肾系十四椎下,由下而上亦七节。《内经》无命门之名。命门始于越人《三十六难》,而曰肾有两,左为肾,右为命门,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夫右肾既藏男子之精,则左肾将藏何物?女子之胞,何独偏系于右耶?盖...

http://qihuangzhishu.com/342/92.htm

八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八种淋症。《中藏经》列八淋为冷淋、热淋、气淋、劳淋、膏淋、砂淋、虚淋、实淋。《东医宝鉴·内景篇》列八淋为劳淋、血淋、热淋、气淋、石淋、膏淋、砂淋、冷淋。...

http://qihuangzhishu.com/166/110.htm

五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道教炼养术语。亦称五芽。指五行之生气。《黄庭内景经》:“存漱五牙不饥渴。”《悟真篇·自序》:“如炼五芽之气,服七曜之光。”道教认为服食五行真气,可炼养五脏,延年驻寿。...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69.htm

《循经考穴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经脉专书。二卷。约成书于17世纪初(明末)。撰人佚名。这是一部专论经脉流注的书,对于经脉的流注与路线、经穴的位置与主病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证,并附人体脏腑内景图。现有1955年群联出版社的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htm

《循经考穴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经脉专书。二卷。约成书于17世纪初(明末)。撰人佚名。这是一部专论经脉流注的书,对于经脉的流注与路线、经穴的位置与主病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证,并附人体脏腑内景图。现有1955年群联出版社的影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86.htm

灌溉中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导引功法名。又名灌溉中州。中岳即鼻部。谓以手指摩擦鼻部及附近穴位(如迎香穴)。《登真隐诀》卷中:“鼻亦欲按其左右,唯令无数,令人气平,所谓灌溉中岳(原注:鼻为面之岳山,内景所谓之天中之岳)。”...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625.htm

《经络汇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著作。二册。不分卷。明·翟良撰。刊于1628年。本书联系脏腑的属性、生理特点对十四经脉的循行、属络、经穴部位和主病等予以论述。并附脏腑经脉图及歌诀、手足经起止图、内景图和奇经八脉论等。现有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362.htm

《经络汇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著作。二册。不分卷。明·翟良撰。刊于1628年。本书联系脏腑的属性、生理特点对十四经脉的循行、属络、经穴部位和主病等予以论述。并附脏腑经脉图及歌诀、手足经起止图、内景图和奇经八脉论等。现有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83.htm

《医宗必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十卷。明·李中梓撰于1637年。作者深通《内经》,临床经验又极丰富,故撰此书以益后学。卷一医论及图说。医论共十四篇,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位及脏腑、生理等。卷二为新着四言脉诀、脉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68.htm

共找到1,3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