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_中医辨证思维方法与内容--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三)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适应医疗实践需要。总之,中医辨证和以证名病,与其自身理论体系和临床实际密切联系,但同时也有辨病要求。那种认为中医只有辨证,而辨病仅西医病名诊断,不够全面。应防止以西套中、以西代中的倾向干扰中医临证思维。...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3.html

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在《景岳全书·阴阳篇》中,认为阴阳医道之纲领,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在《景岳全书·六变辨》中又指出:“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即医中之关键。明此六变,万病皆诸掌矣”。除缺少辨证术语外,表述得已十分明确。(二)病案格式建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9.htm

辨证要点与常见证型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妇科疾病辨证要点,根据经、带、胎、产临床特征,结合全身症状、舌象、脉象,按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原则,来确定它的证型诊断。因此对妇科疾病辨证,必须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辨别脏腑、气血病变性质,作出正确诊断...

http://qihuangzhishu.com/81/35.htm

陆德铭_论中医外科辨病与辨证关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致病因素及病位所在,与发病具体病人个体情况结合,通过、脏腑辨证以及外科特有肿痛痒脓、疮疡形色、善恶顺逆、经络气血多少辨证,从而判断疾病分型、病变分期,以进一步指导用药。辨病之后,梗概了解了疾病今后病机演变基础上进一步辨证,把...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9-7.html

什么六淫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初常见表证,随病势发展而逐渐出现里证。 六淫辨证之风证 风为阳邪,百病之长,其性轻扬,善行数变,具有发病迅速,消退也快,游走不定特点。风邪致病常犯诸阳之首头部、体表与上焦肺脏,且病位不定,游走无常,发病迅速,变化快,风性主动,常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02.html

阴阳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辨证总纲。在诊断上,可根据临床上证候表现病理性质,将一切疾病分为阴阳两个主要方面。阴阳,实际上总纲,它可概括其他六个方面内容,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故有人称为“二六要”。在临床上,由于表里寒热虚实...

http://qihuangzhishu.com/92/51.htm

证候关系之证候转化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邪耗伤正气,或病程迁延,邪气渐却,阳气或阴血已伤,渐由实证变成虚证。 虚证转实——病情本为虚证,由于积极治疗、休养、锻炼等,正气逐渐来复,与邪气相争,以祛邪外出,故表现为属实的证候。如腹痛加剧,或出现发热汗出,或咳嗽而吐出痰涎等,此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31.html

诊断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派热象。但喻嘉言透过这一串假象,见其素水到手,又置而不饮;脉象洪大无伦,而重按无力。通过这两点喻氏决定徐氏真寒假热证。从这一病例可以具体领会这一辨证要点。(三)辨证综合运用与其他辨证方法在辨证时应综合运用。辨证总纲,...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5-1.html

养生因人辨证施行_【中医宝典】

...□ 本期博主: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什么辨证 辨证中医认识疾病过程,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过程。 证,即证候,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有联系异常脉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262.html

钱伯文_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辨证就是运用四诊为主要手段综合临床各种证候表现,来研究疾病病因、病机及发生发展规律,认识和辨别疾病部位、寒热、虚实以及传变转归等,然后确定治疗方法。一般讲,证由病而产生,由于病在人体内可造成器质性病变,出现人体抗病反应亢进...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anbowen/476-3-2.html

共找到959,4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