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庆元(1873-1947)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近代医学家。字吉生,以学行,浙江绍兴人。尝为清末痒生,后弃儒学医,于我国传统医学有甚高造诣,与当时名医张山雷、曹炳章、张锡纯、恽铁憔等齐名,且有密切交往。裘氏尝投身于民主主义革命,为反对当时政府废止,维护中医利益而奔走。裘氏自办...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438.htm

教育家--丁甘仁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中医联合会,丁甘仁为首任会长,从而使医林同道得以互通声气,加强了全国中医界的联系。他坚持虚心学习的态度,尝谓学无止境,见闻宜广。与当时的汪莲石、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诸同道常相交往,不断吸取各家之长。 丁甘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9.html

对中医师承培养模式的再思考_【中医宝典】

...1月公布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成果及其探索建立的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新模式》,但也只是探索而已。学者们普遍认为,师承制广泛推行的难点还包括如何考核师傅的确有专长,以及徒弟的确能出师。面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479.html

中医别名杏林的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人们看到杏林,便联想起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董奉先生,由此将给人健康保证的中医界称为杏林。 董奉是汉代有名的中医大夫,相传他在府上给人治病时,不收取诊费,只要求患者在病愈之后,在他的家宅四周随意种下几棵杏树,一般是重病痊愈栽种五棵,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103.html

余无言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膺服丁甘仁先生。1934中央国医馆焦易堂先生,聘请先父为该馆名誉理事兼编审委员。焦先生又请陈无咎先生、先父及张赞臣等起草临床各科病名表式,其中的外科病名表式,主要由先父草拟,并颁布全国试用。1936,章太炎先生创办苏州国医学校,...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uwuyan/index.html

2003全国十大卫生新闻揭晓_【中医宝典】

...本报讯(记者陈会扬闫丽新)卫生部评选的2003年度全国十大卫生新闻昨日揭晓。这十大卫生新闻是: 1.非典疫情突发和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2003,我国内地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发生非典疫情,累计报告非典病例5327例、非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228.html

回族医学专家——安迪光_【中医宝典】

...男,回族。1929生,生于河北保定。研究员,回族名为艾·努·安迪光。1945于重庆成达师范学校阿拉伯文专科班学习,1947~1952在兰州大学学习期间,从师老中医王静山学习,曾任学校《伊斯兰》月刊主编。 后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曾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88.html

回族医学专家——安迪光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男,回族。1929生,生于河北保定。研究员,回族名为艾·努·安迪光。1945于重庆成达师范学校阿拉伯文专科班学习,1947~1952在兰州大学学习期间,从师老中医王静山学习,曾任学校《伊斯兰》月刊主编。 后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曾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73.html

情爱不老五十_【中医宝典】

...张良正式离休后,空余时间多了,但仍然参加一些与电影事业有关的活动。而在家的时候,和很多老年人一样,看看书,学学绘画,养养花草,但我很快发现这片天地也有许多事情可干。他以前从来没有学过绘画,离休后几竟然画得一手好画,让亲友、同事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319.html

记忆中的李少白——读《李少白医案撷菁》_【中医宝典】

...,有安徽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有的已是全国名老中医。 1992,我来到芜湖市中医院工作,那时李少白老先生早已仙逝。但从他的传人、继承人身上我感受到,李老先生的医术医德在这块生命的绿洲上依然发扬光大。李有伟主任医师是老先生传人之一,也是中医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943.html

共找到369,6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